中国雷锋报江苏讯:(董培勤) 走在大王庄青灰的旧石板路上,泥土墙、茅草屋面、柳山石围墙……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还原着那火红的岁月,鲜活的历史!
“大王庄干部教育中心现场教学区以誓师广场、新四军四师司令部展馆、新四井等教学点为主要内容,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大王庄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历史场景……”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远道而来的参观者不觉收敛神态,肃然起敬。
大王庄被誉为“淮北小延安”,位于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泗洪围绕特有的铁军精神资源和周边红色教育资源,高标准建设了大王庄干部教育中心,建设包括国安馆、“投弹场”、射击射箭馆、军事展示区等在内的国防教育场馆设施,并将相关内容融入讲解、活动,矢志打造全国一流的国防教育基地,以红色基因赋能国防教育,打造新时代国防教育新标杆。大王庄于2019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看,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大王庄是一个可以看得见过去的地方。进入大王庄干部教育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新四军第四师西进誓师广场”。广场视野开阔,七块鲜红的新四军第四师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将士名录碑墙格外引人注目。在主名录墙上,不仅刻下了彭师长为大众半月刊的题词,也刻画了在此战斗生活的将领雕像。两侧名录墙上还镌刻着新四军四师11715名战士的姓名。穿过一片葱郁的竹林,来到了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展馆。迈进大门,墙上的历史照片和展厅中央陈列的枪支刺刀等物品,瞬间就将人带回到那段烽火岁月。四师首脑机关共计在大王庄战斗生活了1056个日日夜夜。四师在泗洪,曾取得了“两打马公店”和“三十三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无数先烈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才铸就了抗日战胜的不朽功勋。前来培训学习的党员们正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步步“走进”那战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据悉,中心建成以来,围绕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建和巩固的历史,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和四师将士在淮北战斗生活历程,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打造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理论、现场、体验和互动的教学课程,包括5大类专题培训教学课程和15条特色现场教学线路,形成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增强国防教育为主线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了红色资源在国防教育中资鉴、明史、育人的功能。每天都有众多团体和个人在这里追寻红色足迹,锤炼党性修养,开展国防教育,汲取奋进力量。大王庄以北约100米处,有一口井,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新四井”。194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陈毅与彭雪枫到村外散步时,看见一位老汉正吃力地挑着一担水,从庄子的西北向村里走来。在陈军长的追问之下,老汉告诉二人:因为村西的井不出水,所以只能到池塘挑水吃。经过一番讨论,彭雪枫决定,立即给群众打眼井。说起挖这口井的艰辛,已经80多岁的大王庄村民王贵和深有感触,“那时候我还小,记得开挖第二天就出现了雷阵雨,刚挖下去的井被灌满了水,战士们只能排成长龙,用小木桶一桶一桶地把水接出去。”战士们挖了4天4夜,才把这个井挖成。当清澈甘甜的水提到井上时,一位老大娘双手捧起水喝了一口,满怀深情地说:“彭师长,看着这水俺心里高兴,喝着这水俺心里甜,吃水不忘挖井人,俺永远忘不了新四军的恩情。”此后,大王庄人就把这口井起名叫“新四井”。当时,部队在扩大会议上还作出决定,凡连级以上干部,每天要为群众担三担水。80年来,大王庄新四井一直在默默地见证着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并于2022年入选江苏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二批)。在泗洪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一直传承发扬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泗洪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发挥双拥共建军地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国防教育融入拥军优属,为形成军民共建进一步拓展、军地融合发展进一步显现、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融洽的良好局面提供有力支持。大王庄干部教育中心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不断丰富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和国防教育内涵,打造集培训、会务、研学、食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中心建有现场教学区、军事拓展区、教学培训区、学员食宿区等功能区,打造拂晓报社、廉政教育馆等20余处红色现场教学点,建设报告厅、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41处教学空间,设置射击射箭、水上拓展、中高空拓展、攀岩、军事模拟对抗等拓展项目,现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今,这座燃烧着“红色之魂”的小村庄,成功创成国家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获评国家级老区精神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该中心还和国家税务总局党校、上海铁路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司法部机关党校、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宿迁学院等27家单位先后在此挂牌设立教学点。泗洪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淮北军民进行持久抗战的强大依托,为全面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与重大贡献。为重现这一光辉历程和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新路子,努力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文化,先后投资建设了淮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朱家岗烈士陵园、雪枫墓园等红色文化场馆,打造了大王庄干部教育中心、张道干故居、洪泽湖水上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场所,有力提升了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和全民国防教育效果,连续3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编辑:冯超
审核:徐新新
签发:纪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