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感一、牢牢把握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的重大意义 政治建军关系党的事业全局,关系人民军队前途命运,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必须站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相统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党擘画推进政治建军的深远重大意义。 (一)把握政治建军是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政治考量。习主席要求全军高级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带头弘扬延安精神,带头加强革命性锻造,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广大官兵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古田到延安,历史告诉未来,政治建军始终关乎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方向和道路。习主席两次决策在革命圣地召开政治工作会议,充分彰显了政治建军深厚的历史承载、深刻的现实意义、深远的政治意蕴。 (二)把握政治建军是应对各种挑战考验的紧迫需求。强军路上,尤其有三个方面不容忽视:一是意识形态风险不容忽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打压、渗透破坏不断升级。意识形态渗透攻击看似钝刀子割肉,危害却是长远的、深层的、根本的,对此必须高度警惕。二是腐败问题隐患不容忽视。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特别是有的党员干部在党的十九大甚至党的二十大后,仍然刀悬头而手不停,充分表明新征程上的政治建军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三是能力不足短板不容忽视。当前战斗力标准立得不够牢、军队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不足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亟须发挥政治建军引领和保证打赢的根本优势,为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人才和制度支撑。 (三)把握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立军之本。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指出,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从那时起,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确立下来,成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红色密码。习主席反复强调,“政治性是军队的本质属性”,“抓军队建设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就从本质上揭示了人民军队的特殊性质,阐明了政治建军的根本性地位和作用,与毛泽东同志对我军的定性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二、牢牢把握深化军队改革,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坚强保障 新时代新征程,习主席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高度,把握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作出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擘画,为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开创改革强军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强军事业迈出更大步伐。 (一)深化军队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深化军队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习主席始终坚持强国强军一体运筹,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棋局中谋划推进,领导开辟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和军事实践创造。如何实现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时代课题,都必须一以贯之用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审视、引领、推进改革,围绕往哪强、强什么、怎么强等重大问题探索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一步步把习主席谋定的强军蓝图变成现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深化军队改革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习主席明确未来几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打好攻坚战的政治号令,要求全力以赴、务期必成。完成这一硬任务,必须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聚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推动我军建设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层次解决我军建设管理粗放问题,需要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人才供给与打仗需求还不够完全匹配,需要构建完善新型军事人才体系,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推进我军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领会贯彻习主席关于向改革要战斗力的重要指示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质效,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三)深化军队改革抢占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习主席深刻洞察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反复强调要抢抓世界新军事革命历史机遇,抓住了就能掌握先机、赢得主动,抓不住就可能陷入被动、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从战争形态演进看,战争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网络信息体系成为核心支撑,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从博弈斗争样式看,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深度耦合关联,多领域多手段博弈趋于常态,基于综合国力的整体较量更加凸显。从军事发展态势看,战略高新技术群体迸发,新兴领域军事布局加速调整,科技创新对军事革命的引擎驱动愈发强劲。习主席对制胜未来的变革开新设计,充分体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历史自觉和战略远见,指引我们在国际军事竞争中谋取新优势、站上新高地。 三、牢牢把握学习全会精神,要与使命任务、增强本领才干相结合 身处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要打破传统思维,创新方式方法,让自己多“几把刷子”,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在复杂问题面前从容应对。 (一)增强本领,不断提升综合能力。通过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实践锻炼,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正如古诗句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真正增长才干、提高能力。我们还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虚心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只有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更好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勇于创新的心,敢于尝试新事物、新方法。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军事理论水平。每一位军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日新月异的军事科技和战略环境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履行职责。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军事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更是要深入了解军事战略、战术、军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军事著作、参加军事培训、观察军事演习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军事理论素养。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学习平台、军事数据库等,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再次,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持续性。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军事理论水平。 (三)注重实践,让党管武装工作与全会精神相结合。我们必须将全会精神与党管武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是要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人武部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注重创新发展,以全会精神为指导,推动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注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成效,推动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管武装事业的发展。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各项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王绪忠)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