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晋中工作站 >> 就业社保服务 “办”到群众家门口
晋中工作站
详细内容

就业社保服务 “办”到群众家门口

时间:2024-09-26     【转载】   来自:晋中晚报   阅读

WechatIMG8.jpg


市城区锦纶街道工作人员为群众答疑解惑。 

校园宣传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如何让城乡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程列为我市的民生实事之一,利用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现有资源建立就业社保服务点,为群众办理“我要找工作”“我要学技能”“我要办社保”等40项就业社保服务事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就业社保服务。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幸好有你们帮忙,总算顺利把医保费交上了。在社区办业务方便又快捷。”9月20日,居民杨师傅在市城区锦纶街道文源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医疗保险缴费。为做好2025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该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广泛宣传,为居民耐心讲解最新的医保政策和办理流程,现场指导居民使用“社保云缴费”小程序等便捷渠道完成缴费。“零距离服务,提高了群众参保缴费的便捷性,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文源社区党委书记温丽媛介绍。

为高效推进“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这一民生实事,我市在全市11个县(区、市)核定了2326个服务点,其中乡镇(街道)服务点127个、村(社区)服务点2199个。居民不仅可以就近在社区享受到40项就业社保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居民,社区还提供上门服务。

80多岁的杜师傅瘫痪在床多年,平日里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法常伴左右。面对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例如通过手机进行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对他而言却成了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简单的摇头、点头等动作,对于行动不便的他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每到该办理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时候,安宁街道堡子社区工作人员便会专程上门,为他提供认证服务。“我们会按规定将老人、老人的身份证以及当天的报纸一同拍照。”安宁街道堡子社区主任罗英告诉记者,完成拍照后,他们还需要填写特殊认证表,详细记录认证情况。“人社部门将养老保险资格上门认证权限下放到社区服务点后,辖区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自己又行动不便的,社区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提供认证服务。”罗英深知,这份工作的背后,是对老人晚年生活的一份保障。

“想不到今年我能再次创业,拥有自己的美容养生馆。”今年40岁的曹丽霞是新建街道华钜社区的居民。由于丈夫在外地工作,为了照顾孩子和患病的老人,她成为一名全职主妇。2023年11月,她得知新建街道和合一文化园联合举办创业就业培训,居民都可免费报名参加时,便想试一试,报名参加了美容养生的培训。培训中,她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认真钻研美容养生的专业知识,刻苦练习各项技能。在培训班老师马计霞的耐心指导下,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今年7月,她的美容养生馆正式开业了。凭着过硬的美容技术、吃苦耐劳的品质,她很快赢得客户的青睐。

“像曹丽霞这样,在社区的帮助下创业就业的居民还有不少。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合一文化园开展合作,举办社区创业就业培训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创业就业技能,激发居民创业就业的热情。”新华街道工作人员乔清琼介绍。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便捷、高效、自主办理业务的需求,我市还在全市村(社区)服务点配置了2199台基层就业社保自助服务一体机。目前,自助服务一体机正处于调试阶段。开通后,群众可在就近村(社区)服务点的设备上自助办理40项就业社保服务。

实施“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将就业社保服务延伸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庄。截至9月20日,我市已累计办结各类人社事项1.92万件。这一民生实事的实施,满足了群众“少跑路、就近办”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民生实事的温暖实践

张颖

就业社保是基础民生工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期以来,由于地域、信息、资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部分居民在享受就业社保服务时面临诸多不便。而今,随着“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我市将就业社保服务延伸到了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庄,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景。

这一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些就业社保服务网点的全面铺开,如同星辰般点缀在广袤的乡村与社区之间,从繁华城市到偏远乡村,无一遗漏。无论是求职者寻找工作机会,还是居民办理社保业务,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不仅减少了群众的奔波之苦,更提高了办事效率,使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推进这一工程的过程中,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例如,社区就业培训服务让求职者获得了专业的技能培训,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认证服务,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保待遇。

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人性化关怀,更展现了我市在推进民生实事过程中的务实精神和创新能力。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一成果,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就业社保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这一民生实事的福利。

                                                                                                                                                                          文 / 记者 张颖 图 / 记者 程婧

编辑:丁强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