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役军人刘文堂:退役不褪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中国雷锋报山东讯(邢以山 潘巍 )刘文堂,中共党员,1972年生,1987年10月至1992年12月在新疆军区直属单位36353部队第八侦查大队作为特种兵服役,荣立三等功一次、带领全班荣立二等功一次村、受部队嘉奖四次;复员后,在临清市康庄派出所担任联防队长,曾在8个小时以内破获一起持枪抢劫案并在聊城日报登入头条;获评2017-2018年度临清市优秀党员。 以军人的强纪律,打造坚强的村党组织。刘文堂同志始终不忘自己军人本色,在担任党支部书记后,首先着手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军人的纪律性要求自己和每一位党员,确保党组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一是建强队伍。通过村“两委”班子强化协调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全村党员23人,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三务公开”制度,做到力量统一整合、指挥统一调度、工作统一推进。明确1位支部委员担任党建专职,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库”,从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推荐选拔,组织到村里跟岗锻炼、列席会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全面帮助成长成才。截至目前,共纳入台账管理村级后备力量15人。二是建好平台。高标准建设了两层楼高建筑面积总共6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总体布局为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及6个功能室。为党员群众提供党群、政务、文体、科普等“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将便民服务、群众阅览、群众活动等看得见、有温度的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三是党支部联建。与临清市第二中学党支部与康庄镇希望小学党支部联建,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疫情期间共为学校捐赠84消毒液300斤、口罩5000余个,2023年对临清市第二中学两侧停车场及公共厕所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停车场1300平方米,停车位150个。 以军人的勇担当,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在新疆军区服役期间,让刘文堂同志学会了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担当。回到村里,他也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中。无论是新修下水管道、道路,还是提升村庄环境,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让村民真正受益。一是新修道路畅通发展脉络。新修胡同路三条、连村路一条,长度总计2400米;谋划实施村内4公里主干道拓宽硬化亮化建设项目,府前街路面硬化加宽2米,路两侧硬化路面196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33个,修剪镇区绿化树木1000余棵。二是疏通下水管道解决排水难题。新修下水管道800米,对长达1400米近40年未疏通的康庄大道下水廊道进行了全面抽污疏浚,有效解决了雨季积水问题,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三是环境美化提升村庄形象。整合改良100余亩滩涂荒地资源,变废为宝,建设中草药规范种植示范区,康庄镇首届“冬季黄河大集”嘉年华和“康梦baby”音乐烧烤节在此成功举办,总计吸引游客人数10万余人,拉动地方综合消费150余万元。同时对村内两个面积总计3亩的坑塘进行清理利用,在岸边谋划新修文化舞台及绿化健身广场,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以军人的敢创新,推动村庄的整体发展。作为一名退役特种兵,刘文堂同志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带领村民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一是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将“三资”清管用收回的废弃坑塘改善建立垃圾回收亭,有2名保洁员及时清运,聘请村内贫困户担任保洁员,每天早上和下午驾驶垃圾收集车在村内的大街小巷转一遍,同时对于道路上的垃圾进行清扫捡拾,极大改善了村内的环境卫生条件;二是聚焦移风易俗。成立1支由村党员干部、退伍军人、选调生、返乡大学生等60余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发放宣传彩页万余份,引导群众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摒弃陈规陋习。三是深入推进村级自治。发挥村民议事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调解民事纠纷50余起,带头入户走访村内4户脱贫户和8户低保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群众活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 通过刘文堂同志及村民的共同努力,康庄镇康四村党支部2次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的荣誉称号。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