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十姊妹” 花开景阳冈中国雷锋报山东讯(张万里 张家乐)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景阳冈村积极响应毛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于1960年8月成立景阳冈“钢铁十姊妹”女子民兵班。在班长高庆莲的带领下,她们苦练军事技能,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先进集体,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委员长的亲切接见。1964年10月,在山东省民兵比武大会上,贺龙元帅看过“钢铁十姊妹”班的射击竞赛后,称赞她们“打得好”,并赠予她们一支53式步枪。班长高庆莲激动地说:“这不仅是我们十姐妹的光荣,更是阳谷县全体民兵的光荣!我们只有一如既往地刻苦训练,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培养!”60多年的风雨历程铸造了不朽的精神光华,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新一代“钢铁十姊妹班”女民兵心中不断继承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初期,景阳冈民兵在恢复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沃土孕育英雄 荒地变成良田。“钢铁十姊妹”女子民兵班为张秋镇景阳冈村所建。它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一个女子民兵班。“在新中国成立前,景阳冈村的民兵组织就有优秀的革命传统。景阳冈村这片‘红色土壤’孕育、培养了‘钢铁十姊妹班’。”景阳冈村民兵连原连长路长彬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景阳冈村就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卫队、青年抗日先锋队、模范班等群众武装组织,并多次参加打击日伪的战斗,涌现出张文信、杨玉敬、路广东、张玉祥、路继明等革命烈士。解放战争中,景阳冈村出动上百名民兵参战支前,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支援过徐州、巨野、东阿、阳谷、羊山、卫辉、陇海、淮海,行程数万公里。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景阳冈村的民兵队伍在恢复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景阳冈村地处黄河北岸,是由黄河淤积形成的平原。虽然这里紧靠黄河,但当年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土地高低错落形成几个沙丘,有四分之三不能正常种庄稼。1951年,景阳冈村基干民兵排成立后,在排长高新孚的带领下,挖渠引水、整治沙地。经过几年苦战,荒芜的千亩沙丘变成了片片良田。民兵们在武松打虎故地创造了治沙造田的奇迹。 上世纪60年代,女子民兵班响应毛主席号召,苦练军事技能——射击竞赛夺魁,元帅赐名赠枪。时间转眼到了1958年9月。这个月,毛主席提出了“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向来就有红色传统的景阳冈村积极响应,率先成立景阳冈民兵连,共编民兵120人。同时,该村组建了一支由12名女基干民兵组成的女子民兵班,取名“花木兰班”,高庆莲任班长。上世纪60年代,根据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即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指示要求,景阳冈民兵连很快掀起战备训练热潮。景阳冈村先后22次参加县级以上民兵大比武活动,多次获得冠军。这些冠军的取得,“钢铁十姊妹”班功不可没。 别看“花木兰班”是女子民兵班,但她们在各个方面都不输给男民兵。相比之下,她们身上的光环更加耀眼。记者在村里的民兵建设荣誉室内,发现展板上记载着这样几个引以为傲的历史片段:1958年11月,“花木兰班”民兵王秀芹被推选出席了全国妇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见到了朱德委员长,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报告。1958年12月,“花木兰班”副班长杨玉平和女民兵王俊英出席了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1960年4月,高庆莲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民兵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在诸多历史荣誉中,最让“花木兰班”姐妹们难忘和珍惜的是贺龙元帅的“赐名赠枪”。据张秋镇武装部原部长张慧介绍,那是1964年的6月和11月,景阳冈民兵连“花木兰班”中的10名女基干民兵,在班长高庆莲的带领下,参加了山东省军区组织的民兵比武大会,勇夺射击竞赛一等奖,受到了贺龙元帅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比武结束后,贺龙元帅和10名女民兵一一握手,亲切地称她们为“钢铁十姊妹”,并语重心长地勉励道:“你们班打得好,要永远保持这个荣誉。”同时,贺龙元帅还亲手为这个班授予53式半自动步枪一支。这支枪现被存放在聊城军分区民兵装备仓库内,民兵建设荣誉室的墙上挂着这支枪的照片。这以后,“钢铁十姊妹班”取代“花木兰班”这个名称,该女子民兵班名声大振。据阳谷县人武部政委徐峰介绍,“钢铁十姐妹班”成立60多年,至今已更迭交替了9届。往届成员大多外嫁他乡或异地迁居,无法取得联系。早年英姿飒爽的年轻姑娘们,如今已步入暮年。她们参加女子民兵班时的影像和风采,只能在景阳冈村民兵建设荣誉室内的发黄照片中觅得。 据往届民兵班成员回忆,当年,“钢铁十姊妹班”的主要活动就是训练军事技能、参加民兵比武,尝尽苦和累,但大家从没退缩过。跑步、匍匐前进、站军姿、紧急集合、打靶、蒙眼装枪,这些项目一个都不少。“为了锻炼托枪的稳定性,站立射击的时候,武装部长要求我们在枪管上坠两块砖,持续端枪20分钟纹丝不动。姐妹们往返于家和靶场的路上,还要单手托三块砖。大家的双手都磨出了老茧。” 进入新时期,现代女民兵们以新的方式传承着“钢铁十姊妹”精神——带领乡亲致富,建好咱新农村。“永远以人民根本利益为重,能吃苦,争先创优。”景阳冈“钢铁十姊妹”民兵班的队员们不断赓续传承老一辈民兵的光荣传统,始终把练好军事技能作为传承“十姊妹”精神的重点,同时按照县人武部制定的年度政治工作指示和政治教育计划,坚持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做到了传统始终不变、人员始终不乱、活力始终不减。现任排长马荣雪认为,这是“钢铁十姊妹”班留下的宝贵精神,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民兵组织被赋予新的光荣使命,“钢铁十姊妹”民兵班也改组为民兵排。景阳冈村支部书记路桂林说,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时代的“钢铁十姊妹”民兵排带领群众科学种田、勤劳致富,并义务开展拥军优属、扶贫帮困、执勤巡逻等活动,在改变景阳冈村落后面貌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田地里,韭花香,姊妹们,割菜忙。民兵与农共携手,乡村振兴有力量。”这是景阳冈“钢铁十姊妹”民兵班结合当地省级非遗黄河夯号创作的“姊妹谣”。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当地老百姓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钢铁十姊妹”民兵排凑钱买了200多册农用科技书籍送到种植户家中,引导大家掌握致富技能、增强致富信心。“这些孩子们不仅人长得好看,心眼儿也好,要没她们帮着收割,我家这些韭菜非得烂到地里不可。”张秋镇景阳冈村村民杨继增说。杨继增老人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有时因工作忙,无法及时回家参与劳动生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十姊妹”民兵班便主动来到田里帮助老人,这一帮,就是5个年头。“一点没变,这‘十姊妹’还是当年那股子劲头!”谈到“十姊妹”民兵班,杨继增竖起了大拇指。近年来,镇上先后创办了韭菜示范园、蘑菇种植大棚、蔬菜运输队,影响和带动了200多户村民发起了韭菜和蘑菇种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十姊妹”还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探望,逐户落实房屋状况。为有效改善贫困户家庭的居住条件,她们集体研究维修计划、筹借资金,为群众刷墙铺地、协调开通自来水、改造厕所……当地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新时期的“钢铁十姊妹”边练武边服务,在班内开展“民兵学雷锋”活动,义务承包了镇敬老院的卫生和绿化工作,主动照顾有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逢年过节还集资为他们买米买面;对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进行逐人登记,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托管机制和留守儿童档案,定期上门看望,得到了群众广泛的赞扬;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钢铁十姊妹”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排了许多具有乡村特点和时代气息的文艺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针对民兵班紧靠景阳冈景区的特点,“钢铁十姊妹”将景区导游词背熟后,在景区义务向游客提供免费导游,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称赞……在“钢铁十姊妹”的带动下,全镇广大民兵积极响应号召,在劳动生产、战备训练之余主动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讲文明、树新风,新事新办、移风易俗,全镇精神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县前列。 “钢铁十姊妹”的做法不仅得到社会各界及当地村民的广泛赞誉,还受到了上级的关注。阳谷县人武部部长张永良称,“钢铁十姊妹”受到过原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以及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通报表彰,第九届班长张慧也在2024年被省军区评为“最美专武干部”。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