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文章模板文章-不发布时间:2025-04-16 爱国主义教育法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不同的地位和功能。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浙江工作时就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作出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的高度概括。爱国主义教育法强调,公职人员应该发挥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提高社会成员思想道德觉悟,用道德引导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同时,作为一条法律,爱国主义教育法又具备强制性和权威性,对于对部分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进行惩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爱国主义教育法通过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律的教化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公民的行为也有了规范化的指引。对于公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行为方式,应该有具体明确的规定,避免寓意模糊造成法律实施的不规范,导致爱国义务的泛化。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主体之间,也应该有明确的责任,确保法律有效推进。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司法裁判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充分彰显司法裁判在爱国主义行为治理中的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设立严谨细致的奖惩措施,进一步发挥司法裁判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保障 编辑:刘兴伦 审核:蒋国辉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