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临清工作站 >>默认分类 >> 抗战英雄卢令怀:黄河岸边的热血英魂
详细内容

抗战英雄卢令怀:黄河岸边的热血英魂

 中国雷锋报山东讯( 卢广峰  房永志)在东阿县香山脚下、黄河岸边,有一个宁静的村落 —— 香山村。这里,曾孕育出一位令人敬仰的抗战英雄,他的名字叫卢令怀。岁月的长河缓缓流淌,却始终无法冲淡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他的英勇事迹,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1925 年,卢令怀出生在东阿县铜城街道办事处香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兄妹三人中,他排行老二。自幼,卢令怀便展现出聪明伶俐的特质,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劲儿,而且小小年纪就有胆有识,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曾在私塾读过几年书,课堂上,他思维活跃,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可生性活泼好动的他,偶尔也会因为顽皮闯祸。和同窗起争执、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最终,被严苛的先生开除了学籍。

离开私塾后,卢令怀的童年依然充满了乐趣。他常常和伙伴们穿梭在田野间,割草、拾柴,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河边逮鱼摸虾,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爬上果树摘枣摸杏,那酸甜的滋味,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有一年夏天,村里耿家的桃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卢令怀把小伙伴们召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富人家有桃树,咱们穷人也该尝尝这鲜美的桃子!” 说罢,他身手敏捷地第一个爬上树,小伙伴们在树下欢呼雀跃。本主发现后,怒气冲冲地跑到卢令怀家告状。卢令怀因此挨了家长一顿毒打,但他心里不服气,又把伙伴们聚在一起,挥舞着小拳头,很有号召力地说:“老小子告我的状,让俺爹揍我,今天咱们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在他的带领下,小伙伴们拿着镰刀,气势汹汹地冲向桃林,树上的桃子几乎被打了个精光。耿家老头气得暴跳如雷,却又被孩子们的架势吓得躲在窝棚里,不敢出来。第二天,一气之下的老头把桃行全部锯倒了。但他逢人便说:“卢令怀这小子,胆子真大,真有种!”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中国,战火迅速蔓延。1938 年,东阿县城沦陷,日本鬼子的铁蹄踏上了这片宁静的土地。有一天,日本鬼子的骑兵队来到香山村。当时正值下午,狂风呼啸,黄河渡口无法摆渡,鬼子们便在村里住下,卢令怀家也住进了几个鬼子兵。天刚蒙蒙亮,鬼子们就匆忙集合离开了。卢令怀早起,发现一个鬼子兵把手电筒落在了家里,他灵机一动,顺手藏了起来。可巧的是,鬼子兵到了旧城渡口才想起手电筒忘拿,又急匆匆地折返回来。卢令怀的父亲面对鬼子的询问,镇定地说没看见。鬼子兵把目光转向卢令怀,脸上挤出一丝假笑,拿出饼干诱惑道:“小朋友,手电筒的拿出来。” 卢令怀装作懵懂的样子,大声说:“太君,不知道,什么叫手电筒?” 鬼子兵见他嘴硬,顿时恼羞成怒,照着卢令怀的屁股就是一脚,还抽出明晃晃的军刀吓唬他。卢令怀又哭又闹,坚决不承认见过手电筒。鬼子兵急于赶路,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事后,卢令怀笑着对父亲说:“手电筒藏起来啦!” 父亲欣慰地夸奖他:“孩子,你真有骨气!” 那时的卢令怀,年仅 13 岁,却已经展现出了面对侵略者的勇敢和机智。

后来,那鬼子的手电筒,卢令怀亲自交给了八路军游击队,受到游击队通报表彰。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卢令怀家是雇农,靠着租赁寺庙的 2 分地勉强维持生计,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逃荒要饭的场景随处可见。生活的困苦没有磨灭卢令怀心中的希望,反而让他更加渴望改变。

1940 年,东阿县燃起了抗日的烽火。东阿县大队和梁仁魁的老三团在这片热土上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除奸打霸、攻炮楼摸据点,让汉奸鬼子闻风丧胆。15 岁的卢令怀热血沸腾,他发誓要跟着八路军共产党干,为受苦受难的百姓报仇。一天,父亲让他去浇园,他却坚决不去,父亲心急之下打了他两巴掌。卢令怀一气之下,背上行囊,毅然离开了家乡,参加了东阿县大队,后来又加入了梁仁魁的老三团。

入伍后的卢令怀,深知肩负的使命重大。他严格遵守军纪,对上级的命令坚决服从,像一块海绵一样,努力学习各种杀敌本领。在新兵考核中,他凭借出色的臂力和精准的投掷技巧,投弹成绩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勇夺第一名。

1940 年,东阿县黄河西,攻打芦庄炮楼的战斗打响了。杨勇部队七团二营与梁仁魁三团一部协同作战,目标是拔掉这个敌人的重要据点。卢令怀因为熟悉当地的地形,主动承担起侦查任务,并加入了主攻班。战斗的号角吹响,枪炮声震耳欲聋,卢令怀毫不畏惧,他发挥投弹的优势,一枚枚手榴弹如雨点般投向敌人,炸得敌人鬼哭狼嚎。他的英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战友们的士气。

1945 年,解放东阿县城(现平阴县东阿镇)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卢令怀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敢死队,成为第一个携带炸药冲向东阿东门的队员。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顾敌人的炮火,奋力将炸药包放置在城门下。随着一声巨响,东门被炸塌,为部队攻入城内开辟了一条血路。那一刻,他就是战场上的勇士,用自己的生命为胜利铺就道路。

1947 年,长城热河一战,卢令怀已经成长为东北野战军 51 师二团三营教导员。战斗中,他担任敢死队总指挥,总是冲锋在前,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身影在战火中穿梭,激励着战士们勇往直前。经过激烈的战斗,部队终于取得了胜利。就在大家准备埋锅做饭、清点战利品时,不幸发生了。一枚敌人的飞弹突然袭来,卢令怀躲避不及,壮烈牺牲,年仅 22 岁。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片土地上,如今,他静静地长眠在热河,守护着这片他曾为之浴血奋战的土地。

卢令怀,他是香山村的骄傲,是东阿县的英雄,他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战之歌。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