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葆军人本色,彰显教师风采——临清市自忠中学退役军人兵教师王超先进事迹中国雷锋报山东讯( 邢以山 薛松平 )王超,2017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9月作为在校大学生在武警青海总队司令部警勤中队服役,期间担任副班长、文书及军械员等职务,在部队中工作认真表现突出,分别获得了嘉奖、优秀士兵及个人三等功等荣誉,2015年9月退伍并继续完成大学学业。2020年11月,王超通过临清市教师招聘考入临清市自忠中学,任教物理学科并担任班主任职务。在工作中,积极任教的同时不忘发扬军人本色,以军人的光荣传统对学生进行优良作风教育:严格、正规、科学有序的管理和必要的军事训练。他与同事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 弘扬军人光荣传统,“兵教师”带出“兵学生” 。当他从一名士兵转为教师,从军营走上学校讲台时,便在心底给自己许下了一个诺言:要用在部队里的所学所获,带出一届届有“兵味”的班级,把学生都培养成有用之才!一年四季,王超总是腰杆挺得笔直,始终保持着在部队的生活习惯。上课的时候严格要求学生站姿坐姿必须端正。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分享自己当兵的经历,清脆响亮的口号、挥汗如雨的训练、休憩时和战友的嬉闹……这些军营生活的细节,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开展国防教育。青藏高原上的别样风光、训练场上的血与泪、护佑家国的大国重器,以自己在部队时的亲身经历感染学生,让爱国热情通过一个个故事如春日细雨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立足教育关爱学生,“兵教师”更是“兵哥哥”。“虽然我们坚守在不同的战位,但都是在履行军人的职责。”王超将参军时指导员的教诲铭记于心。走上教师岗位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刻苦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多次获得教学比赛奖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注重学习的同时,还帮助困难学生和特殊群体,尤其是对“留守孩子”给予特别关爱,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专注与细心,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学生们经常打电话找他聊天,咨询成长的烦恼。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总是耐心地回答。 响应教育教学改革,争当教育“排头兵”。借鉴军队建立骨干队伍的经验,在班级建立一支以各方面具有管理才能的学生为主体的骨干队伍,帮助班级做好德育、学习、纪律、卫生、体育及美育等方面的工作。每周给班干部队伍进行1—2次班内工作讨论会,使班内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任教过程中,注重与各科老师的交流合作,力求寻找出培养学生更好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坚守教育一线阵地的同时,与同事们历经两年半的时间共同设计并完成《初中数学和物理网络学习空间赋能“双减”智能作业分层设计及应用研究 》这一重大课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一名军人,就是一面旗帜;一名教师,就是一个榜样。”离开军营,登上讲台,踏入生活,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使命和担当。他心中装着的是初心使命,挑重担敢担当,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永葆军人本色,彰显教师风采。他是我们身边最美的退役军人,也是我们身边最美的乡村教师!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