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碰撞思路展 问题直面创意新 ——桂林信科学院大学生特邀驻村书记共话乡村振兴,双向奔赴农旅融合发展时间:2025-07-07 中国雷锋报湖南讯(殷超 通讯员 肖智予 王凌轩 摄影 欧阳曦泉)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驻村工作,更广泛引导与凝聚校园学子及社会力量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7月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与村级党组织书记公益恳谈会,在湘阴县莫林酒店会议大厅举行。省直机关单位部分驻村第一书记代表,村、社党组织书记和农业专家,围绕"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哪里、大学生应有怎样的担当?"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商乡村农旅发展大计。 可容纳300人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对话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工作的村级“书记”与活力四射的桂林信科学院的大一学生之间火辣展开。参加座谈会的既有肖诗军、杨庆飞等曾在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中有突出表现的原驻村“第一书记”,也有以周长东为代表的连续两届驻村工作队长,还有周红波、罗平春等社区和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采取"政策解读悟精神、问题共答谋对策"等形式进行。首先,驻村第一书记介绍了十年来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讲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等中央文件精神要点;尔后,通过新老驻村第一书记的经验交流,村社书记的实践分享,以及农业专家的专业指导,共同探讨动员全社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 座谈会上,长沙市开福区丝茅冲社区党委书记周红波和长沙浏阳市沙龙村党总支书记罗平春共同分享了"城乡对接、村社互进"的创新实践;刚刚受到湖南省委表彰的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省警察学院教授杨庆飞以与驻村队员共同创作的歌曲“美丽田湾村”的形式,分享了两年驻在新田县田湾村,与村民群众交朋友、兴产业、强组织的动人故事;原驻茶陵县水源村三年参加脱贫攻坚战、受到省委表彰的优秀第一书记肖诗军,抛出了“能不能让一棵5块钱的白菜卖到50块钱?”的创意挑战,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厚兴趣与热烈讨论。同学们的思考在一步步深入,提出的问题也一步步尖锐。"怎么样才能让群众听话?"“五年后,短视频还会不会这么火?”“新媒体的出路在哪里?”等问题也确实让台上的“老师”们出了一身汗。本轮驻保靖县西游村第一书记周长东在回答提问的同时表示:“新农村广阔天地,年青学子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西游村真诚欢迎大家都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一定全力提供吃住保障等优良的创业环境。”两个半小时的对话,气氛热烈、互动不停,台上台下话题紧追、意犹未尽。 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面临重重考验。美国对华战略遏制持续升级,单边主义冲击国际秩序,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类似“上甘岭”的攻坚战已延伸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在此背景下,“第一书记”与桂林信科学院的青春对话呈现出新的时代价值:它不仅是捍卫本土文化根基、抵御外来价值渗透的坚固'思想防线',更是联结全球、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精神桥梁。在新时代背景下,践行忠诚精神需实现三大转型:将坚定的政治信念转化为持久的战略定力,将深厚的文化认同转化为坚实的制度自信,将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蓬勃的创新动力。构建了"政治引领+专业精神+人文关怀"三位一体的实践范式,破解了新时代如何践行忠诚精神的方法论更构建了新时代忠诚精神的三维坐标: 政治坐标:建立"中央决策一地方实践一群众反馈"的闭环机制,将“两个维护”转化为治理效能; 文化坐标:打造集"传统忠义文化精髓、红色基因传承与时代精神创新"于一体的融合体系,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实践坐标:构建涵盖"政治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评估与群众满意度评议"的全方位评价系统,促进忠诚精神在实践中的具体化与生动化。 湖南省直机关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们的这种情怀与不断付出,并系统化的创新实践既是“雷锋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是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中国方案。当忠诚精神转化为制度优势、文化魅力和实践伟力,必将为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为人类文明贡献东方智慧。 参加对话的学生和“第一书记”都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提出过“尖锐”问题的邓振湘同学激动地说:“以前的重点是读书,只听父母和老师讲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没这样近距离与优秀的‘第一书记’面对面交谈。通过对话,才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这么重大的意义。”一旁的陈立央同学插话道:“通过这次对话活动,自己对乡村振兴战略,好像突然实现了由‘旁观’到‘投身’的蜕变。” 组织这次活动的辅导老师蒋儒徽也兴奋地告诉我们:“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啦,既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三农’工作、大开眼界,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关注家乡、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同时,也创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非常有益于人才的培养。以后,我们学校要精准地围绕伟大事业需要来办学,更多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优秀人才。”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