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将青春奋斗之时间:2024-03-03 眼瞅着寒风甩袖踮着轻盈的脚步离去,转瞬间春便在最后一丝阴冷中踏上这片千年古城的土地上。冬日已去,留下的是春天的万物复苏、耕耘播种。春,绝对是一幕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清洗着被冰封了一冬的视线。筛去冬的踪迹,不经意间才发现,时光的年轮已转了46圈。 那天,趁着空闲,孑然一身在京城奔波30余年的老哥,行进在回乡的路上和这片广袤的风吹麦苗中。因为随着年轮一圈圈增加,他思乡的情绪越来越重。当目睹着一块块青绿色的麦田时,回望着将青春奋斗的这些年,他心里感慨颇多,一种别样的滋味顿时涌上心头。“年前年后3次降雪,今年的麦收应该不错!”一旁的我,静静地听着老哥的诉说。 也难怪,出生于70年代的老哥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自然身上的担子就重,更何况家穷的孩子就该早当家。老哥深知在那个年代爹娘耕种劳作的辛苦,每天放学不仅为家里分担着农活,还时不时地照看我和弟弟。 那时,为了种地方便、节省劳力,老哥劝说爹娘狠了心购置了一辆地排车。记忆中,它构造简单,使用便捷,车体用木头制作,两个轮子是橡胶的。在农村没有机动车的年代,全靠它来往家拉麦子、玉米,种田用它往地里运肥,还能在建房子时用它拉土、拉砖头。农忙时,为了减轻父母种植庄稼的辛劳,老哥早早成了地排车的“驾驶员”,二话不说只身上前弯成了一张弓,爹娘在后面吃力地推着,但拉着丰收果实的心情是快乐的。特别是上交公粮的那些日子,整个地排车排成长龙,甚是壮观。卖了公粮,老哥总会给我和弟弟买点好吃的。不过,地排车闲置的时候,老哥也不让它搁在那儿,又把我和弟弟往地排车上一放,开始在打麦场、大街上来回穿梭,儿时的欢乐永远留在童年的印记里。 就这样,家里的经济虽不富裕,但吃饱吃暖还能满足,而且一家子其乐融融,时光伴随着欢声笑语一路走来。而老哥却早早辍学,14岁跟着人北上京城,开始他的打工之路。搬砖和泥手上磨出泡,脚上没袜子穿,鞋湿了沙子进去脚又磨出莎眼,但老哥不觉得一点苦,因为一天3、4块的工钱,能给家里开销补贴大半。每到年关他回来,还会拉起两个弟弟再感受感受那种独有的快乐。 上世纪80年代,未到结婚年龄的老哥被“盛行”的早婚捆绑。尽管心有不愿,只是碍于父母在左邻右舍的情面,还是啥也没说。不过,老哥那时很在意的,就是要买一辆只有城里人骑的“飞鹰牌”自行车。那时的老哥说,在京城打拼了几年,也开阔了眼界,自行车应该会普及到农村。走亲访友骑上自行车,比起走路快了许多,甚是方便。老哥说是说,但常年不在家,就成了我和弟弟骑行的工具。即便是由于不熟练把自行车摔了,老哥回来看到后也不会心疼发火,而是亲自骑上它,前面大梁上和后面各坐一个,哥仨的身影穿行在乡村小道上,引来同龄人一双双羡慕的眼光。当然,有时候,老哥会骑上自行车,带着嫂子一路欢笑着走亲戚。 1996年我上了高中,小弟也步入了初中,家里的生活开销加重,爹农闲时会到外地打工,而老哥一年四季基本上不再回来,除了过年。由于常年在外奔波的劳累、吃饭的不规律,那年的夏天,老哥忽然回到了家。尽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看着老哥的样子,有点儿担心起他的身体。果然,学校放假时,听娘说要卖粮食给老哥看病。 那段日子,我总是在晚自习后祈求老天能够给老哥多一点关照,不求挣钱多少,只要平安健康即可,因为还想让老哥带着我和弟弟走街头、进田间、到地头。也许是心诚的缘故,也许是老天看见老哥为家里付出了美好青春的原因,他在看了数次医生后,奇迹般把病根除掉了。 痊愈后的老哥,精神焕发了许多,在外打工的劲头更足。年底回来时,他跟爹娘商量,想买一辆农用三马车,在农忙时替家里减轻负担,尤其是收麦子和玉米。老哥心里清楚,这是耕种田地必不可少的农用工具。其实,老哥的这一想法,在爹娘看来也是赞成的,因为国家实施的农田补贴和对“三农”工作政策的优惠,亩产粮食逐年增加,而他们的年龄也不像往年那样利索。所以,农用三马车很快成为家里的“一员”,五月收麦子、秋天拉玉米,三马车在老哥的操作下,尽显它“势不可挡”的威猛。 老哥再次北上京城的时候,已经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不过,我已经身穿戎装南下当兵,弟弟也去学开大车。生活的开销少了,收入逐渐增加,家里的条件好转了起来。电话联系中,老哥说祖国发展如日中天,也给他带来了致富的机会,总觉得这么给人打工,肯定不会有什么前途,必须得有创业的梦想才能让自己有点追求。那时就觉得老哥很了不起,他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心中竟然能怀揣有这样的梦想,实在是难能可贵,更是他思想的大“逆袭”。 可惜,身在军营的我,不能亲耳聆听、亲眼所见老哥的创业之路。只是在后来,才知道老哥在京城靠着为人的忠厚、做事的本分、工程的严谨,得到一位老板的赏识。慢慢地,一些小活就交给老哥他打理。他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能按质按量完成的,绝不会拖延工期,更不会拖欠跟着他起早贪黑做工的农民工工资。有达不到标准的,自己首先重新来做。 那年暑假,携着家眷首次去北京,老哥亲自开着他的轿车去接。问起老哥为啥买种地用不上的“四轮”时,他说现在种地、收粮全是机械化,人不用那么辛苦了。这轿车,也是让别人知道,咱发家致富是靠双手打拼辛苦奋斗出来的,也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真实写照啊!……而弟弟早已成了全国3000万卡友中的一员,开启了他的货运之旅。听后,默默为老哥和弟弟点赞加油! 赞赏之余,不禁为祖国在百折不挠中强劲出击而感慨万千,也感叹祖国的强盛给老哥一次追梦的青春、奋斗的青春。当然,老哥未来的路还很长,也许永无止境,也许勇登峰顶,就像他努力拼搏走过的这些年,亦将青春奋斗之……!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