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践行雷锋精神 关爱弱势群体 “艺伙伴·有爱无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成都举行时间:2024-07-30 中国雷锋报成都讯(王安兵) 近日,为期数天共5场针对视障朋友的“艺伙伴·有爱无碍”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举行。来自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的28 名学雷锋志愿者,为120多名视障人士,提供了无障碍的博物馆游览服务,让视障朋友体验到了“有声导览、有感触摸、有识体验”这一创新的互动模式。为视障群体倾心打造了一场,无障碍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学雷锋志愿者与视障朋友心手相连 据了解,视障者包括全盲、严重弱视和轻微弱视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尤其是在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活动方面。这些挑战包括缺乏适当的无障碍设施、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以及社会对他们需求的理解和包容性不足。视障者在数字化时代中的困境尤为突出,尽管数字技术提供了许多便利,但许多场景和应用对视障者不够友好,导致他们时常遇到障碍。 此外,视障者在社会融合方面也可能面临额外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限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社会参与度。因此,视障者可以被视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有尊严生活。 学雷锋志愿者带领视障朋友探索宇宙奥秘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的学雷锋志愿者,所开展的“艺伙伴·有爱无碍”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就是打破视障者面临的障碍,改善视障者的处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方式之一。 学雷锋志愿者们在此次活动中,邀请了同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盲人协会主席吴军、成都市社会组织第四联合党总支书记、成都市乐芙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刘倩;盲人培训教师周星等人莅临现场指导。 整个活动中,盲人朋友在学雷锋志愿者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探秘恐龙、生命探源、缤纷生命6个展览大厅。 我就是你的“眼睛” 通过学雷锋志愿者的讲解,使盲人朋友了解到——宇宙与地球的形成、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的形成、四川丰富的地学旅游资源、四川易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防灾减灾与科技应用等;知道了矿产、矿物、宝玉石的种类及其利用,揭示它们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明白了恐龙在川渝地区及全球的种类分布及栖息生活情况;发现史前生物的秘密,探索各个物种起源和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 整个参观过程中,学雷锋志愿者们还以“一对一”的服务方式,带领大家触摸了博物馆沙盘、地球模型、动物模型…… 四川省和成都市盲人协会主席吴军(左一),分享参观后的感受。 活动后,众多视障人士表示,这是一场令人难忘,且无比珍贵的体验。四川省和成都市盲人协会主席吴军指出,期望此类公益项目,能够成为助推无障碍文化举措的示范,进一步促进此类项目蓬勃发展。 成都市社会组织第四联合党总支书记、成都市乐芙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刘倩,对学雷锋志愿者们充分施展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架起社会与视障群体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赏。同时,希望更多人关注到视障群体的切实需求。 成都市社会组织第四联合党总支书记、成都市乐芙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刘倩(左一), 与视障朋友互动。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罗德燕老师表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始终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公众。这次与视障群体的互动,让我们了解了视障群体的独特感知方式和需求,这对于在未在展览策划中,进一步完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服务的学雷锋志愿者们,也感悟到了弘扬雷锋精神,无私奉献社会所带来的快乐。 视障朋友在学雷锋志愿者的引导下,触摸和感知世界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视障群体的需求,不断完善和拓展此类活动,让更多的视障朋友能够通过听觉、触觉来参与各类无障碍活动,共享公共文化资源。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成都市社会组织第四联合党总支、四川省盲人协会、成都市盲人协会、四川省盲人协会视障儿童家长委员会、成都视障者互助协会、成都市金牛区盲人协会、成都市青羊区盲人协会和中国雷锋报成都工作站等组织的大力支持。 视障朋友开心的分享参观感受 朝气蓬勃的学雷锋志愿者团队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