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泽津:用热情与奉献书写多彩人生》中国雷锋报(董培勤) 第一次见到武戈是8.1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铁军大讲堂”“热血铸军魂——重访革命老区,追思军旅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为主题的庆祝八一建军节军(警)民联谊活动现场。
武戈(王泽津)江苏盱眙人,军队退休干部,原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化办主任(副师职);湛江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朗诵协会名誉会长,演讲学会高级顾问。长年从事军队文化工作,担任晚会导演、主持数千场;参加过赴汶川抗震救灾、中国海军首批亚丁湾护航等重大任务;在《火蓝刀锋》《舰在亚丁湾》《黑瞳》《旗舰》《烈火海洋》等影视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在央视《丰碑颂》《战士喜爱的十大明星颁奖晚会》《军营大拜年》等大型晚会中,担任主持、朗诵、小品表演等任务。创作或表演的作品,多次在军内外专业比赛中获奖,2021全国先进军休干部。 而他创作或表演的作品,更是多次在军内外专业比赛中获奖,彰显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艺术功底。2008年,王泽津荣幸参加了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横跨印度洋,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祖国担起国际责任,为往来商船护航。他记得一天午后,在舱室中隐约听到国歌声,他赶紧跑到甲板上一看,原来是一艘我国商船上的兄弟,在集装箱上展示出巨幅的五星红旗,并用几把简单的铜管乐器吹奏出国歌。那一刻令王泽津瞬间热泪盈眶。在遥远的公海,由于有祖国的繁荣、军队的强大,海军护航编队才有能力跨越重洋,成为祖国商船的强大靠山。王泽津作为海军首批护航编队的一员,他深切感受到,让远航的游子对护航的人民海军心怀敬意,这正是祖国国防的意义。 2017年,王泽津脱下军装,退出现役,但他退役不褪色,继续在新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与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班的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革命军人是块砖,东南北海任党搬,砌在高楼不骄傲,铺在路上无怨言”,他说这是他入伍第一天看到并铭记至今的标语,而他觉得自己作为退休老兵也是党的一块砖。2017年9月,他走进了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心光部,从此,只要他人在湛江,每周三的下午和周四的晚上便成了他和孩子的快乐时光。他以“武戈叔叔”的身份和孩子们相处,他的课堂氛围轻松自由,没有门槛和约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这些视障孩子们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短短半年之后,他们走进了湛江市、广东省的朗诵赛场摘金夺银。那个曾经说话就发抖的冠莹能指出“印象武戈”公众号里朗诵录音的错误;“ZCS”读不准的碧珊在抗疫主题诗文朗诵大赛中拿了金奖;胖乎乎的炯旭成了学校金牌主持人;说话像蚊子哼的华辉在与普校联合演出中,一首《将进酒》语惊四座;走路躬着腰低着头的康翡腰杆挺直了;爱笑的学平、文静的兴群、活泼的漫仁考上了大学。 王泽津还创办公益性公众号“印象武戈”,每周发布不少于4篇高质量的有声推文,内容涵盖“原创有声童话故事”“课文诵读”“朗诵经典”等,已然成为少年儿童、语文教师、朗诵爱好者的良友和指引。 同时,王泽津积极参与各类演讲活动,在2023年“爱我国防——第七届南粤长城杯”演讲比赛总决赛中,他以《国防教育路上一块砖》为演讲作品,展现了其在国防教育领域的深刻理解和践行,获得二等奖。 在艺术指导方面,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岭南师范学院第三届师范文化节之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决赛上,作为评委的王泽津围绕基调准、表达准、语音准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并作出示范,激励新时代青年要践行使命担当,大力唱响主旋律。 王泽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责任,无论是在部队的辉煌岁月里,还是在退役后的公益和文化传承之路上,他都是一块坚实的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铺垫着坚实的基础,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他的精神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冯超 审核:徐新新 签发:纪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