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红西路军后代工作委员会启动“重走父辈西征路”活动时间:2024-08-17 中国雷锋报四川讯(王安兵) 2023年9月4日,四川省红西路军后代工作委员会启动了“重走父辈西征路”活动。9月5日,一行24人到达兰州,参观了“八路军办事处”,并在办事处前合影留念。接着,他们前往“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在纪念馆前合影并瞻仰了19.36米高的纪念碑,向红九军烈士墓敬献鲜花。活动中,红后代们向纪念馆赠送了纪念章、帽子、臂章、胸牌及红色书籍。9月6日,他们参观了张掖市临泽县的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回顾了红西路军的英勇斗争历史,并向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937年1月,红西路军继续西进,39团和45团攻克高台,30军和总指挥部进驻倪家营。3月1日,西路军向三道柳沟转移,历经苦战后从梨园口向祁连山撤退,伤亡惨重,最终撤至康隆寺,仅剩3000余人。 四川省红西路军后代们在临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并合影,纪念碑高19.36米,象征1936年底红西路军进驻临泽。他们向纪念馆赠送了签名的会旗。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记录了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历史。1937年初,红五军在高台攻防战中与敌军激战九天八夜后几乎全军覆没。尽管西路军最终失败,但他们的牺牲为革命播下了火种,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悲壮篇章。 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位于纪念馆中轴线上,高29.37米,正面顶部是党徽浮雕,象征其为党领导的军队。党徽下方是李先念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碑座上的三个花环代表五军、九军、三十军。碑文记载西路军1936年10月奉命西渡黄河,历经艰苦战斗,展现了英勇不屈的精神。1957年郭沫若题词“浩气长存”。 四川省红西路军后代们在纪念碑前举行仪式,会长陈新民宣读《祭奠词》,缅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承诺传承西路军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他们表示,西路军的牺牲换来了今日的幸福生活,历史与人民将永远铭记。走出纪念馆,后人们被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触动,决心继承遗志,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1937年4月,西路军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决定西进新疆,并在安西进行了最后一场血战。5月1日,幸存的400余名将士在星星峡与党中央代表会合,结束了西征。红西路军的英勇壮举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纪念塔采用碑塔结合形式,碑象征“悲”,塔寓意“欢”。碑面朝祁连山,高达15米,刻有李先念题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塔身九层,代表西路军的艰苦斗争与日月同辉。塔门上方是徐向前题写的“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 纪念馆展示了西路军从祁连山突围直至新疆 的历程,包括石窝分兵、血战祁连山、安西 战役等重要事件。1937年4月26日,敌军工 作部部长曾日三在安西最后一战中牺牲。5 月1日,400余名幸存者在星星峡与党中央 代表会合。 四川省红西路军后代们参观了遗址并举行 了座谈会,会长陈新民代表后代们向纪念 馆赠送纪念章,纪念馆则回赠了红色书籍。 后代们通过此次活动,缅怀先烈,重温历 史,感受西路军不屈不挠、欲血奋战,忍 辱负重顾全大局,前赴后继坚定信仰,. 忠贞不屈的西路军精神。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