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临清工作站 >>默认分类 >> 践行军人使命担当 奉献黄河国家战略—记山东省东阿县黄河河务局退伍军人张道强
详细内容

践行军人使命担当 奉献黄河国家战略—记山东省东阿县黄河河务局退伍军人张道强

de8c416445e0da879bdb424b66e7ed4.jpg

中国雷锋报讯:通讯员:华斌   张斌   程亮报道:“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是张道强在CCTV202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典礼说的话。他是当年全国行政执法人员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一名行政执法人员也是水利部20多年来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3be1dc759856591cde76468175890a1.jpg

张道强,男,汉族,山东电视台“黄河文化传播大使”、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表,聊城市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东阿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现任东阿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中队长。1998年11月参军入伍,副班长,200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2月退伍至东阿黄河河务局工作,2012年至2015年担任东阿黄河民兵连指导员。 

ce9aeb7f2b9860f8d3eec006cde0942.jpg

作为退役军人的他,践行军人使命,忠诚保护黄河,用脚步丈量河岸,用青春守护大堤,用行动书写忠诚,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贡献了力量,典型事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展播,先后获得:第八届全国母亲河奖、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全河最美黄河人、山东好人、第22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度齐鲁最美退役军人、东阿县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d30a0b62711c7f1bae462d5ddbbe77e.jpg

铁肩担道 铸剑执法砺初心。用行动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张道强所在的单位紧邻黄河大堤,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之基层工作琐碎平凡,但这并没有消磨掉这名退役军人的斗志,在日常水行政执法工作中,面对部分沿黄群众不理解政策,政治素质过硬的他总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接受处理,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b9c4816101a63fc8864fe0d94475f70.jpg

疫情防控期间,他发扬部队能吃苦、肯作战的优良传统,冒着感染疫情的风险,同当地黄河派出所干警通过现场勘查、调查询问,依法查处了一起影响较大的张某甲违法取土案,获评“全河星级执法标兵”称号。张道强坚信,以规范执法守护法治信仰,这是他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705a59fc33e03ea5d45c01ee3a7c2d8.jpg

张道强是黄河大堤上最坚定的哨兵,执法记录仪是他风里来雨里去的最亲密伙伴,河道巡查、浮桥监管、专项执法等工作是他工作中的关键词,获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竞赛活动“先进个人”。身体力行,用法治实践捍卫法律光芒,他为《黄河保护法》和《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草案)》,提出可行性建议,积极参与建立水政监察、黄河公安、环境监察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协助当地司法部门率先设立全河首个“黄河生态法庭”和生态修复基地,参与办理的“殷某排除妨害纠纷案”,被山东省高院评为环境资源审判十大优秀案例,为幸福河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

一句承诺,一份担当。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深夜还是清晨,无论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张道强把时间甩在身后,将责任扛在自己的肩头,行程万里,初心如一。他说:“我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做贡献,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功在不舍 磨剑铸盾普法行。“精业笃行,臻于至善。”张道强用脚步丈量河岸,“化身”保护母亲河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用匠行吹响黄河保护新号角。多年基层执法经历让他意识到社会大众对水法律法规还不够了解,于是下定决心普法以改变现状。他始终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执法与普法并行”的理念,每一次执法都当作一份生动教材,每一次普法就是一堂生动讲课。他以真实案例为根据,自导自演拍摄十集系列普法情景剧,打造出知名普法品牌《道强说法》,获评“人·水·法”全国水利法治短视频二等奖,创新工作思维,成立“道强”工作室,相关经验做被中国法学会官网报道,弘扬法治精神,讲好黄河故事,让法治的种子成为一种信仰,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发芽。

4524446930f3af1e704d3842b512e85.jpg

为唤起更多人对“母亲河”的关注,他积极探索全方位、无死角、地毯式的普法新模式,联系齐鲁晚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建立了保护黄河志愿者服务站,他倡导的“大美东阿 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他还与有关部门联手举办了“小手牵大手”等一系列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在黄河大堤建立全河首个《黄河保护法》主题宣传广场,深入企事业单位宣讲《黄河保护法》,成为《黄河保护法》的自觉践行者和坚定捍卫者,逐步使保护黄河公益活动成为常态化、公益化。他因此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共青团山东省委聘为“齐鲁青年榜样分享团”成员,被山东电视台聘为“黄河文化传播大使”,被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聘为“倾听红色故事、照亮成长之路”革命老兵红色事迹宣讲员,多次为入伍新兵宣讲,两次作为山东黄河河务局唯一代表参加水利部黄委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宣讲,以实际行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榜样如灯,光芒直抵心灵。“黄河是咱们的母亲河,波涛汹涌,非常有气势……”张道强常年无偿深入沿黄学校,向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宣传母亲河的波澜壮阔、历史沿革及其保护治理,讲台上的他侃侃而谈,讲台下的同学们聚精会神。“爱护黄河,保护黄河。”一道道清脆而又稚嫩的声音从教室传来,回荡在大堤上,响彻黄河两岸。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志愿者加入保护黄河的公益行动中,一曲保护黄河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在这片土地上奏响。

2d638f0ce1a92251b55f17f1e548226.jpg


炉火纯青 亮剑出鞘试锋芒。用语言播种,用心血浇灌。张道强以笔为锋,在字里行间中凝情聚义,以匠笔描绘黄河保护新画卷。张道强听着黄河的涛声长大,自幼爱好文学的他决定发挥写作特长,用文字保护母亲河,唱响黄河法治保卫战,让更多的人听到黄河守护者的声音。

他利用工作之余,认真钻研《水法》、《防洪法》、《黄河保护法》及新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走访多名已退休的水行政执法人员,获得诸多鲜活的水行政执法素材。期间,他创作的法治小小说《较量》,在水利部举办的“十年新水法 百样新变化”法治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创作的《行政执法人员之歌》,被数家媒体报道;撰写的法治报告文学《保护黄河:50万字的步步较量》入选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和全国普法办出版的《法治先锋》书籍。

长篇小说创作并非易事,他白天站在堤坝上执法执勤,晚上趴在桌边挑灯夜战,随身揣着数张A4空白纸,以至于手稿中很多纸张都满是折痕,先后密密麻麻手写了500余页稿纸。一次他正感冒发烧在医院输液,突然来了创作灵感,便不顾医生的极力劝阻,拔掉针头强忍着全身乏力、头痛脑胀的折磨,字斟句酌的投入到创作中,就是靠着这种坚韧,历经7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创作,他最终完成了全国首部以“保护黄河”为题材的40万字水行政执法小说《步步较量》,由线装书局公开出版发行。小说以保护母亲河—黄河为主线,展现了水政监察、黄河公安人员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节,亲情、友情和爱情穿插其间,于跌宕起伏中倍感温煦。

2e30591d7cbb7fc79f059234a16b9d3.jpg

《步步较量》小说一经问世,引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齐鲁晚报等数十家媒体关注报道,相关影视公司拟将小说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把保护黄河的担当精神延伸到了社会方方面面,具有明显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文章及事迹多次荣登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被编入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黄河故事》、山东党刊《支部生活》、聊城百年先锋人物、初中学业水平《时政热点一本通》等。特别是在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老师为张道强朗诵的颁奖词,让很多人记忆犹深,更深深影响着他:

一条黄河,澎湃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脉搏,

一部小说,奏响了绿色卫士的忠诚颂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步履不停,你走遍黄河两岸,

笔耕不辍,愿只愿河海安澜!

退役不退志,退役不褪色。张道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昔日,一身戎装,让使命召唤热忱,今日,卸下戎装,以奉献续写初心,身在基层却心怀“国之大者”,用行动托举起了保护母亲河的重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作出了贡献,绽放出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荣耀和风采,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是新时代退役军人立足岗位、创新专研,成长为专家能手的励志典范。


(华斌   张斌   程亮)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