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贾家街道“织梦暖心,义卖筑情”前进路社区特色关怀行动时间:2024-09-20 中国雷锋报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贾家街道讯 一、活动背景 在成都东部新区贾家街道前进路社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内部分特殊困难家庭面临着经济压力与生活不便。同时,社区居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社区凝聚力增强的需求日益增强。基于此背景,前进路社区社工室启动了“织爱传情,温暖前行”钩织义卖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具体活动增进社区内居民的互动与融合,特别是利用传统手工艺钩织技艺,传承文化并筹集善款,关爱社区内的特殊困难家庭。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本次“织爱传情,温暖前行”钩织义卖系列活动的目的主要包括: 1、传承文化:通过钩织技艺的交流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保留并发展社区的文化遗产。 2、增强社区凝聚力:通过共同学习和制作,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进邻里间的感情与友谊。 3、关爱特殊困难家庭:通过义卖活动筹集善款,为社区内的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 三、理论依据 1. 社会支持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物质和情感帮助,能够有效缓解个体的压力和困境。通过钩织义卖活动,社区居民能够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同时也能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关爱。 2. 社区参与理论:社区参与理论强调居民在社区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同解决问题。通过钩织义卖活动,居民能够亲身参与到社区公益事业中,增强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3. 文化传承理论:文化传承理论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钩织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通过义卖活动的推广,不仅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这项技艺,还能激发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服务方法 (一)活动形式: 1、钩织技能培训:组织专业的钩织阿姨担任导师,教授居民基础针法及创意设计,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参与度。 2、义卖活动:在社区内外设置摊位,展示并出售居民制作的钩织作品,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3、入户送温暖:将义卖所得款项转化为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食用油等,亲自送至特殊困难家庭手中。 (二)活动流程: 1、筹备阶段: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进行多渠道宣传,招募钩织爱好者并准备充足的钩织材料和工具。 2、培训阶段:开展为期数日的钩织技能培训,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基本技巧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3、义卖阶段:在社区周边及人流密集区域设置摊位,展示并出售钩织作品,同时进行现场宣传和爱心呼吁。 (三)总结与反馈: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会议,收集参与者及受助家庭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五、活动实施过程 在“织爱传情,温暖前行”钩织义卖系列活动的筹备阶段,社工首先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小区广播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确保活动信息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积极链接社区内的志愿者和钩织爱好者,组建了一支由10名成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不仅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还将在技能培训和义卖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培训阶段,社工室邀请了经验丰富的钩织老师,为志愿者和居民们开设了专业的钩织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基础针法、色彩搭配、创意设计等多个方面。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居民们不仅学会了钩织技巧,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制作出了一批精美的钩织作品。 义卖阶段,社工在贾家街道滨河路广场和学校附近人流密集的商业街设置了多个义卖摊位。志愿者们精心布置摊位,将居民们制作的钩织作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在义卖现场,志愿者们积极向过往行人介绍活动的意义,呼吁大家支持传统文化,关爱特殊困难家庭。许多市民被居民们的爱心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购买了心仪的钩织作品。 在义卖活动进行的同时,社工室还组织了入户送温暖活动。志愿者们将义卖所得款项购买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并亲自送到社区内特殊困难家庭的手中。在送温暖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与受助家庭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为今后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打下了基础。 活动结束后,社工组织了一次总结会议。在会议上,志愿者们分享了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居民们也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社工室还收集了受助家庭的反馈意见,他们对社区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通过这次活动,社工室不仅筹集到了一笔善款,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传承了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六、成果与影响 1、居民反馈积极:参与者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学到了新技能并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关怀;受助家庭则表示对社区的关心与支持深表感激。 2、媒体报道与荣誉:活动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形象与知名度。 3、社区治理创新: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为构建更加和谐、温暖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七、专业反思 首先,社工团队认识到在活动策划阶段,应更加注重对社区居民需求的调查和了解。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居民的兴趣点和参与意愿,从而设计出更贴近居民需求的活动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参与度,还能更好地传承钩织技艺,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其次,在技能培训方面,社工团队意识到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操作环节。通过模拟义卖场景,让居民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销售技巧和沟通能力,为义卖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义卖志愿者分享经验,让新参与者更快地融入活动。 在义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社工团队发现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社区内外商家的合作。通过与商家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还能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同时,社工团队也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义卖活动的顺利进行。 入户送温暖环节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工团队反思到,应更加注重对受助家庭的个性化关怀。通过提前了解受助家庭的具体需求,制定更为精准的帮扶计划,确保善款和物资能够真正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此外,建立长期的关怀机制,定期回访受助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也是未来需要加强的方面。 最后,社工团队反思到,社区治理创新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本次活动,社工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整合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为构建和谐、温暖的社区环境不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