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临清工作站 >>默认分类 >> 一名“兵记者”的记者路
详细内容

一名“兵记者”的记者路


中国雷锋报山东讯(邢以山 )雷锋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时代,但对于记者来说,使命呼唤的永远都是不变与坚守的价值。

        d618cdc3ec2ec1d4e8cdc3e81850a0e.jpg

      王科科,男,中共党员,2017年秋就读于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21年退伍,现就职于山东省东阿县融媒体中心播音员、主持人。曾服役于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历任战士、文书、班长、新闻报道员等职。入伍至今,在中央、省级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发表各类作品800余篇/幅。通过自学先后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书。服役期间被评为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新疆自治区民族团结道德模范、践行雷锋精神先进个人、优秀新闻报道员,荣获优秀士兵8次、三等功1次。2022年被国家开放大学评为“国家开放大学杰出校友”称号。2021年,是王科科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第十二年,风雨兼程的4300多个日夜,他用这些时间换来的是800多篇新闻稿件,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一个“敢拼敢冲”,永远保持“战斗”状态的兵记者。

        27ae10742f79236dec052233dfe9961.jpg

        2007年12月,王科科穿上军装去往祖国的西北边疆,投入到火热的军营生活中。战友们在零下20°严寒中刻苦训练的场景,时常让他感动。用笔来赞美战友们精神风貌的想法,在他心中萌动。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消息、什么叫通讯,也不知道写稿子还有那么多讲究。凭着对军营生活的热情和对新闻报道的挚爱,他开始拿起笔记录。从《新闻写作入门》到《新闻理论与实践》,他购买了十几本新闻业务书籍,每天如饥似渴的研读,白天训练、晚上加班,反反复复看教材,逐字逐句读报纸,他不断的收集着军旅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花束”,把一篇篇带着芳香和露珠的稿件投向报社。看着一篇又一篇用热情和汗水浇筑的铅字见诸报端,做新闻工作上的一颗“螺丝钉”成了王科科心中的信条。

        2021年,回到地方的王科科安置到了山东省东阿县融媒体中心。作为一名全媒体记者,每一次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采访,都让王科科在接地气中感受到了民生冷暖,更体会到了职业担当。2021年4月份,“为烈士寻亲”的网络活动引发社会关注,得知东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寻找东阿籍烈士张效范的消息后,王科科立马联系相关部门参与到“圆梦行动”中去,走访、慰问、寻亲……成了他工作之余的主要任务。他多次到烈士亲属家里采访,并在全县范围内走访了张效范烈士的生前战友,在多方查证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终于得知张效范烈士安葬在甘肃酒泉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6月下旬,王科科陪同烈士女儿张桂英前往甘肃酒泉寻亲。至此,一段跨越60余载的亲情穿越时空,在墓碑前重圆。王科科采写的《跨越63年,烈士亲人终圆“寻亲”梦》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烈士的感人事迹也陆续被挖掘,亲人圆梦的同时,王科科也开始规划着自己职业的梦。

        920d65b2e86098993d5f0458772bc57.jpg

        有梦简单,追梦不易,在职业光鲜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2021年9月份,聊城市经历了两次强降雨,造成了大面积农田严重积水,对秋收秋种工作的影响非常大,由于聊城市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存量较少,大部分庄稼等待收获,王科科冒雨在农田里采访拍摄,并录制了一条《请求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支援》的短视频在全网扩散,播放量超过200万。一时间,很多周边地市,以及玉米收割机的生产经销企业主动联系来聊作业,为群众抢收发挥了极大作用。“作为记者,写了多少稿子并不重要,关键要看发挥了多少作用。”王科科更加笃定记者和媒体的力量,他也越来越喜欢“接触实际”。

     一名记者,意味着对职责使命的坚守,也意味着与时代大局同频共振的自觉。王科科入伍的时候只有高中文凭,12年军旅生涯结束的时候,他取得了国家开放大学的本科毕业证,转业安置的时候,他有很多在别人眼里可以选择的“好单位、好岗位”,但是,最后他仍然选择了被别人认为已经“过气”了的广播电视台,他说还不想离开记者的岗位。

       记者是杂家,尤其是今天全媒体时代,对于记者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王科科在进入单位定岗的时候是播音员、主持人,但在实际工作中,采、编、播成了他的工作日常。从田间地头到演播录棚,他经历着记者、主持、编导、制片等几乎广播电视新闻的每一个工种,成长飞快。他担任策划、主持的节目《鲁疆有书》刚一开播就获得了聊城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他参加县、市声乐大赛,屡屡夺冠。“我觉得做全媒体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你能够用心、用脚、用声音感受和触摸这个世界,我原来会纠结于外表好不好看,现在更注重内容。”这是王科科发自内心的声音。

        王科科是新闻工作上的“老人”,也是融媒体时代的“新人”。脚下沾泥土,心中有阳光,王科科用忠诚、责任、担当,为自己烙印。未来的日子,将继续采访和记录那些带着“露珠”的时刻。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