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忠诚”之心 捍卫“无言”战友 --聊城市公安局特种警务装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新先进事迹材料中国雷锋报山东讯(邢以山 刘玉合)满腔热血、青春无悔,迷彩服上焕发靓丽光彩;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头顶警徽续写无悔篇章。从业二十载,他始终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坚守在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一线;他甘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立警为公的誓言。没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没有荡气回肠的伟迹,有的只是一个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二十年的普通人民警察,他把青春、职责和奉献完美的演绎。他,就是聊城市公安局特种警务装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新。 自参加工作以来,李新同志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立场坚定,带头执行党的方针、策略,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要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业务,他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态度开展工作,其突出的工作成绩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因工作成绩突出,李新同志先后被公安部表彰为“优秀基层警犬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两次、“先进个人”两次,山东省公安厅“优秀警犬训导员”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五次,个人嘉奖五次,年度优秀公务员四次,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被市委评选为“全市优秀退役军人”,并受到市委书记李长萍同志的亲切接见。 砥砺本色、恪尽职守,站好每一班岗。李新同志出身于一个标准的军人家庭,其父亲、兄长都曾经在部队服役。2000年12月,他怀着对部队的无限向往和家人的殷切期望,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开往部队的火车,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军旅生涯。也是在此期间,他找到了自己衷心热爱,并为之奋斗了多年的事业--警犬技术工作。 2001年底,李新同志被原部队推荐赴武警呼和浩特警犬基地系统学习警犬技术业务。一开始,大家并不看好他,都觉得他年龄小,资历尚浅,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警犬训练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又很辛苦的工作,终日与犬为伴,又脏又累,还具有很高的危险性。面对质疑,该同志毫不退缩,立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每天刻苦训练,常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钻研训练技巧、总结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新同志最终以服从科目和追踪“双第一”的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同时也成为了19年以来首位同时荣获武警总部级“嘉奖”和“优秀学员”的同志。归队后,该同志带领警犬分队刻苦专研警犬实战业务技能,其发明的“警犬微量气味搜索训练法”,被武警总部出版社收录到《警犬实用训练教材》一书中。2003年,李新同志代表武警天津总队参加“第二届武警部队警犬技术大比武”活动,一举取得了武警部队“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个人事迹相继在《中央七台--中国武警》栏目、《天津电视台--津门子弟兵》栏目及《解放军报》、《中国武警报》等专题报道。 2005年底,李新同志退伍返乡后,被“特招”到聊城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继续从事警犬训导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19年。刚到基地的时候,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家徒四壁,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艰苦,面对这一幕,李新同志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以军人勇敢顽强的政治本色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立志要把我市警犬技术工作做大、做强,真正在实战中发挥出特有的作用。于是,他给自己制订了工作计划表、训练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阶段考核表等来约束自己,每天都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工作,主动克服种种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工作岗位上努力耕耘着。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也陆续来过几名同志,但都因为条件过于艰苦,最后选择了离开,去了新的工作岗位。但他并没有被艰苦的环境所打败,反而更加激起了他奋发图强的斗志。 在他看来,从部队到警营,身份转变、工作改变,但情怀和担当,永远都不会变,他所坚守的,不仅是他热爱的工作岗位,而是他矢志不渝的使命和初心! 勇敢顽强,精益求精,做刑侦队伍中的排头兵。该同志从事警犬技术工作22年来,始终战斗在安保维稳和案件侦破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安检搜爆经验和现场勘察本领。每当有急难险重任务时,他总是第一个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主动承担最困难、最危险的工作。“废寝忘食、风雨兼程”正是对李新同志勤恳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5年的3月27日,冠县甘官屯乡七里村突发一起行事案件,接指派后,李新同志迅速带领警犬“克敌”赶赴现场,参与案件的侦破工作,当时天气情况非常恶劣,大雨已经下了足足有两天两夜,湿滑泥泞的地面连走路都非常困难,严重影响了案件的侦查进度,但是案情就是命令,侦破案件必须全力以赴、刻不容缓。李新同志深知,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每拖延一刻,案件侦破的希望就会减少一分,他随即向专案组请示:需要带领警犬“克敌”留驻在事发地派出所,案件不破,他绝不收兵!次日凌晨3时左右,李新同志个人驾车带着警犬“克敌”冒雨赶赴到事发现场,一手牵犬,一手持手电筒照明,在磅礴的大雨中开展工作,搜索了近三个小时,最终在一河沟处直接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丢弃的手机、血衣和作案工具。此关键物证的发现,直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逃跑方向,案件很快便顺利侦破。但回到基地后的李新同志和警犬“克敌”,却为因长时间的淋雨都生病倒下了。在面对领导的称赞和同事的关心时,他也只是微微一笑,表示:只要案子破了就好,自己只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 2022年6月2日凌晨2时许,市局警犬训练基地接专案组指令,要求迅速组织警犬技术力量,参与抓捕公安部督办的一起案件。接指令后,李新同志迅速带领市局、莘县警犬技术人员携带警犬赶赴现场展开气味搜索,当警犬搜至一麦田地埂处时作出果断示警反应,经搜寻发现一部带绳的粉红色翻盖手机(经确认,该手机确为犯罪嫌疑人虞某所用),而后警犬继续向北追踪约2000米,在两镇交界处的一乡村公路处“断踪”。随后,侦查人员以警犬搜索的“终点”位置为中心,利用视频侦查等手段对周边展开摸排调查。当晚22时27分,市局警犬基地再次接到专案组通知,要求调动全市物证搜索犬,赶赴莘县古城镇五里后村参与搜捕任务。到达现场后,李新同志以犯罪嫌疑人虞某在其表弟家藏匿后翻墙逃跑时遗留下的两枚足迹为嗅源,将11头搜索犬划分为5个小组,一至四组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展开搜索,并带领训导员卜令伟携警犬“糖果”开展气味搜索,警犬“糖果”在充分感受气味后迅速上线,在向北追至约40米处的一废弃场院内做出示警反应,现场发现一枚清晰可见的新鲜足迹,经比对,该足迹特征与起点嗅源相吻合,随即再次指挥警犬进行搜索,在经过约1个小时的奋力搜索后,警犬在一荒草丛生的废弃房屋处疯狂吠叫(内门处有一大塑料桶遮挡),使用手电照明发现,里屋地面上分布着多枚清晰类同的足迹,就在二人搬开塑料桶进入时,李新突然感觉左侧似有动静,本能的用手电照了过去,发现一名头发蓬松、年龄60岁左右的男子预起身抱其左腿,遂迅速将其控制按压在地,经确认该男子正是在逃多年的公安部通缉犯虞某,后专案组根据犯罪嫌疑人虞某的供述,在河北抓获2名团伙成员。至此,该案成功告破。 多年来,李新同志带领他的警犬技术团队,一直奋战在刑侦工作的第一线,共参与案件侦办226起,发挥作用189次,36起精品案例被公安部刑侦局网站刊登,实战应用能力连续六年位列全省第一,公安部警犬信息中心以《山东聊城市局推动警犬工作创新发展服务实战成效显著的经验做法》面向行业内进行推广。 急起直追,齐心协力,开创我市警犬事业新高潮。近年来,在市局党委的大力关心和倾力支持下,警犬技术这一传统专业再次得到充分重视,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李新同志严格按照领导指示要求,着眼未来,立足当下,努力开创我市警犬技术工作发展的新篇章,用辛勤和汗水谱写着心中的宏伟蓝图。短短几年时间,我市已由原来的一人八犬,发展到目前专职警犬训导员86人,警犬128头,下设“一室四队”,即:一室为教研室,四队为:追踪鉴别、血迹物证、治安防范、搜毒搜爆4个专业型分队,全市各县(区)市新建警犬训练基地9所,形成全市全覆盖局面,达到了我市警犬技术工作多年来的巅峰时期,因工作成绩突出,他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被公安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警犬工作成绩特别突出集体”、被省公安厅评为“2023年度全省警犬工作成绩优秀单位”和“2022年度全省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实战比武成绩优秀单位”、被市公安局评为“2023年度局直优秀单位”。 只有经历过寒冬,才能体会到春暖花开的可贵。“一定要珍惜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努力把我们的警犬技术工作搞上去”这是他那段时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全市警犬技术工作的负责人,他经常赴外考察,到全国优秀示范点观摩学习,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撰写考察报告和发展思路。平日里,他总是带领市局业务骨干奔赴各地亲自“送教上门”,各地的训练场上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人生漫漫,唯有奋斗。李新同志用炽热的情怀,满腔的热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他热爱的警犬技术事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锤炼,开创了我市警犬技术工作的新高潮。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警营,他都坚持着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发光、发亮,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他深刻的知道,是党和组织教育、培养了他,是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给他创造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扎实工作,持续发扬退役军人的优良本色,为自己心中的信念之旗增光、添彩。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