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字 鲜活魂 —记酷爱古文字研究传承者魏鸿毅时间:2025-03-29 中国雷锋报内江讯(申其令 申国良) 在悠悠华夏文明的长河中,鸟虫篆以其独特魅力,与蛇年的文化底蕴紧密相连。鸟虫篆,因文字形态融合鸟、虫之姿而得名,这里的“虫”,在古代常与蛇互通。蛇,象征着蜕变、重生与神秘力量,鸟虫篆中蜿蜒灵动的笔画,宛如蛇的身形,赋予文字鲜活生命力与神秘美感,仿佛在诉说古老的自然崇拜与文化隐喻。 鸟虫篆历史悠久,商周时多见于青铜器。秦汉时期,它在印章艺术中大放异彩,成为官方认可的重要书体。魏晋后虽逐渐沉寂,却在历史深处潜藏着独特魅力。我们寻觅到鸟虫篆的书法,收藏家视如珍物,不仅是因为其字体独特,更是因为酷爱古文字研究传承者亲自书写。让我们在欣赏这些古老文字的同时,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探寻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独特韵味。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鸟虫篆是晦涩难懂的古老文字,似乎与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在内江就有一位酷爱古文字研究传承者魏鸿毅, 魏鸿毅,1958年出生于内江。从小受父亲和邻居书法老师的影响,便喜欢上了古文字和书法。他父亲是一名志愿军老兵,退伍回乡后曾在村里扫帚厂当厂长。读高中时,有一次,他替父亲给当时的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送扫帚,结识了学院后勤处长李明湘。经李明湘介绍,他进入四川师范学院学习古汉语。后到四川大学,师承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进行古文字专业学习,为研究古文字打下了酷爱基础。又在四川省图书馆双料研究员“老庄哲学”古文字研究员田宜超处学习。后来,他考入了内江教育学院(后又并入内江师范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 毕业后,魏鸿毅到甘孜州巴塘中学任高中语文老师。教学之余,他根据文字演变的时间线,对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古文字进行系统研究。 魏鸿毅正在创作毅鸟虫篆书法 魏鸿毅说,对古文字研习得越多,学问就越多,也更加酷爱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个字体都有自身的创作背景和章法,都有鲜活魂。 魏鸿毅从文字源头开始,从篆书偏旁部首着手,发现篆书的演变与成形,有的源于甲骨文、有的源于金文、石鼓文等。查阅古文字书籍和资料后,进行细致的鉴别和比较,总结出篆书研究心得。 魏鸿毅创作的鸟虫篆书法 魏鸿毅介绍说,篆书分为鸟虫篆、图形文字、大篆、刻符篆、垂云篆、龙爪篆、麒麟篆、剪刀篆、中山篆、芝英篆等20多种字体,变化多,各具特色。 对于古文字的研习,魏鸿毅查阅了《鸟虫篆全书》《文字编》《甲骨文字典》等30多种典籍,从中感悟和启发。 魏鸿毅说,退休后,专心研究古文字。每天保证12小时的研习与临摹。边研究边创作书法作品600多幅。2016年,他作为四川书法爱好者,登上了“凤凰卫视网络知青春晚”进行书法创作,现场即兴表演。2011年3月15日,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参加龙年书画展暨汉墨首发式被陕西省弘扬汉文化研究中心书画协会玉山分会评为优秀奖并收藏。2022年3月7日,他创作的篆书作品《驭人经》《百字箴言》《刘墉论东坡》被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内江市文物局、内江市博物馆永久收藏。2023年3月9日,他创作的《陋室铭(龙爪篆)》等三幅字画作品,被内江市档案馆永久收藏。2023年9月25日,他创作的屈原《橘颂》鸟虫篆书法作品被荆州市荊州区档案局永久收藏。2024年9月19日,他创作的巨幅鸟虫篆体书法《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被四川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代表国家收藏等。 魏鸿毅还创作了7米多长的《石鼓文》横幅长卷,1700多字多字江津钟云舫所撰《天下第一长联》的卷轴,14种体、5米多高的《中华字经》卷轴等,传承10种100多幅《千字文》…… 2016年4月17日,魏鸿毅荣获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全国书法艺术网络大赛组委会颁发第一届全国书法艺术网络大赛年度总决赛中成人组优秀奖证书。2016年12月1日,荣获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全国书法艺术网络大赛组委会颁发第二届全国书法艺术网络大赛年度总决赛中少儿组优秀辅导教师证书。2024年9月,北京翰达国粹文化中心、大地书画院、大地杯组委会颁发2024年盛唐系列“大地杯”书画大赛金奖证书。2020年1月、2024年1月,分别被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聘为第一届、第二届副会长、书画院常务副院长。2025年1月—2026年12月,被内江市扶贫开发协会学雷锋分会聘为雷锋书画院常务副院长。2025年3月1日,被内江师范学院聘为张大千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魏鸿毅在内江师范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带教 现在,魏鸿毅已完成了扇面、斗方、中堂、对联等多种书法。他通过研究、教学和传承,推动了古文字学的发展,为了把古文字传承下去,目前,他带有4个徒弟,分别是邱正权、曾伟、张蓉、陈丽丽。 魏鸿毅赠予大徒弟邱正权书法 魏鸿毅赠予四徒弟陈丽丽书法 魏鸿毅大徒弟邱正权书法
魏鸿毅三徒弟张蓉书法之二 魏鸿毅四徒弟陈丽丽书法之一 魏鸿毅四徒弟陈丽丽书法之二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