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橄榄绿淬初心 烛光红育新苗——“兵教师”刘龙宇的使命传承之路中国雷锋报山东讯(邢以山、李随印)军徽闪耀的荣光未散,教鞭已握在掌心续写新章。20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刘龙宇,自安徽建筑大学本科毕业后,于2022年9月入伍服役于北京武警支队。在迷彩方阵中,他以钢铁意志锻造出“优秀射手”“尊干爱兵好战士”“四有优秀士兵”等多项荣誉,退伍时更荣获“优秀退伍老兵”称号,用热血镌刻下军旅生涯的勋章。2024年9月,卸下戎装的他怀揣着同样炽热的初心,走进山东省临清市大辛庄办事处中心小学,开启从持枪卫士到育人园丁的蜕变之旅。 两年军营淬炼的不仅是强健体魄,更铸就了刘龙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品格。重返校园后,他将军营中的队列训练经验转化为操场上整齐划一的跑操口令,把擒拿格斗的刚劲融入活力四射的武术操教学。在数学与美术的课堂上,他以军人的严谨备课,用创意点亮学生的思维火花;作为校园安全守护者,他以雷厉风行的作风筑牢安全防线。曾经瞄准靶心的“步枪手”,如今正用知识的准星校准学生的成长方向。 解甲归来志未减,三尺讲台写忠诚。刘龙宇将部队模块化管理理念引入班级,制定出精细化的日常行为规范。从晨起早读的整齐列队,到课间活动的文明有序,他用军人的铁律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在历史课上,他分享戍边卫国的亲身经历,用战斗故事点燃孩子们的爱国火种,让红色基因在童心中生根发芽。面对角色转换的阵痛,他坦言:“刚开始喊‘立正’时,孩子们眼里的恐惧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军令如山,而是春风化雨。”通过不断摸索,他将军事素养转化为教育智慧——训练场上的坚韧,化作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战场决策的果敢,变为课堂突发状况的巧妙应对。 在守护校园的战场上,刘龙宇始终冲锋在前。值班表上密密麻麻的值守记录,见证着他作为党员教师的责任担当;趣味横生的互动课堂,彰显着寓教于乐的创新智慧。他深知,690多名学生背后是690多个家庭的殷切期盼,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过去扛枪守边关,现在握笔育栋梁,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守护家国的初心。”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退役军人教师的共同心声。 退役军人教师群体的加入,为基础教育注入刚健蓬勃的力量。他们以军人的阳刚之气塑造学生品格,用实战化训练经验强健学生体魄,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血脉。刘龙宇正计划开设“军营微课堂”,通过模拟军事拓展训练、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军人精神。从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到铸魂育人的文明摇篮,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身在何处,中国军人永远是守护希望的脊梁。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