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临清工作站 >>默认分类 >> 把乡村振兴融入到迷彩人生——一个村支书的3285天
详细内容

把乡村振兴融入到迷彩人生——一个村支书的3285天

 

 中国雷锋报山东讯(张维星 任家山)盛夏时节,鲁西大地热浪翻涌,在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的“彩虹谷”乡村产业孵化器内,工人们正在将新生产的果蔬啤酒搬运到冷链运输车上,当晚这批啤酒就将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这座五层的产业孵化器,不仅是大杨庄村近年来发展的缩影,更是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聊城市优秀退役军人杨本凯带领村民共绘乡村振兴蓝图的生动注脚。

0bd41639ab4077d735b7ab6d3d0b190.jpg

 2006年,从部队退伍后的杨本凯在济南创办了公司,干起了房地产开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个生他养他的大杨庄村。2017年,在“归雁工程”的号召下,杨本凯放弃了济南的工作回到家乡,担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一脚踏回故土,便是九年风雨兼程。

刚上任时,杨本凯面对的是一个被沟渠环绕、桥梁破败、道路不通的村庄,村民们种地难、出行更难。杨本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与村两委一班人商量后,决定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生产桥问题入手。资金成了当时最棘手的问题,杨本凯说服妻子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先垫付了项目资金,村民听说后,纷纷加入到了义务修桥铺路的行列中来,当时正值夏季,村中数个坑塘由于常年缺乏管理早已成为村里排放污水的污水池,一到夏天蚊虫漫天不说,刺鼻的气味更是四处弥漫。杨本凯号召村里的退役军人、党员组成一支十余人的突击队,对这些坑塘进行填满或清理,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30余座生产桥梁、60余亩坑塘的建设与治理,后续又新修建10公里硬化道路、贯通8条断头路、修建2000平米的党建文化广场、党群活动中心以及“大杨庄惨案纪念地”等标志性建筑,332盏路灯照亮了村民夜晚回家的路,20万株绿化树苗为村庄披上了翠衣,旧村焕新颜,温暖村民心。

杨本凯并没有止步不前“要想富先修路”,脚下的路修好了,致富的路该怎么修呢?县人武部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会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当地党委政府给予大杨庄村一系列的政策支持。2017年底,大杨庄村农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从此该村走上了一条集约化种植、高质量发展的致富快速路。100亩冬暖棚,200亩春秋棚、油桃棚的相继建成,让土地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杨本凯敏锐地捕捉到了油桃产业与饮品行业的结合点,与齐鲁工业大学携手,引入国内顶尖的水果发酵饮品制作工艺,果蔬啤酒精酿项目应运而生,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房地产销售的工作经历,使得杨本凯对农副产品的销售志在必得,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电商产业的兴起无疑加剧了传统销售行业的竞争,“从零开始,我要再当一次新兵”在村支部会上杨本凯立下了坚定的目标。是请团队来宣传还是自力更生慢慢积累,杨本凯选择了后者,虽然困难重重但丰收的硕果将会真切的分享到每一名村民的手中。“联合作战、协同指挥”这两个军用名词在杨本凯的大脑中怦然“炸开”,当兵的时候在演训场上他就见识到了联合作战所发挥出的战斗力,深知单一的农副产品根本无法将大杨庄村的品牌名牌擦亮、推广,必须走出一条特色的融合发展产业之路。

2e84ddf5a6f8c769f5254c4fc0231c6.jpg

乡村振兴,离不开三产融合。他在做强一产、二产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利用村庄闲置院落,打造出了集产品生产、观光旅游、研学旅行于一体的“共富小院”,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反响。在此基础上,大杨庄村还创新推出“村庄+基地+院落”的研学模式,截止到上个月已接待100余个研学团队,5万余人次的学生在这里留下了欢声笑语。

项目的不断拓展,村民也摇身一变成为股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产业项目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随着幸福食堂、共富超市的相继落成村里老年人的吃饭、购物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打通了村落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环。物质生活的逐渐满足,需要相等的精神生活来与之匹配,在政府的帮助扶持下,大杨庄村新农村夜校得以开办,放下锄头,走上讲台,村民结合自身的所感所学讲述着村庄近十年间的变化。农技专家、网络达人、创业先锋一堂堂专业精彩的理论授课不断充实着村民们的知识库。村中心的文化广场上,花鼓队(柳林花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庆祝着小麦的丰收,四个高功率射灯照亮了球场,篮球擦过篮网的清脆声伴随着喝彩此起彼伏。

当月光照射在大地上,村庄的喧嚣褪去,台灯的光线笼罩着不大的办公桌,杨本凯俯身案前,笔尖在纸上飞快划,过记录着大杨庄村的点滴变化。

如今的大杨庄村,已不再是那个偏远薄弱的小村庄,而是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弄潮儿。在共青团山东省委的指导下,省内第四家“博士小院”在大杨庄村挂牌成立,首批14名博士人才的入驻,为村庄带来了国家级智库的支持。众多外地人才和本村在外人员、退役军人纷纷回乡创业,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大杨庄陆续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而杨本凯,也在这一路的奋斗中,从一名普通的村支书成长为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九个春秋更迭,3285天的不变坚守,杨本凯在乡村振兴的画轴上擎笔绘下大杨庄村的发展新景,“共富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而这份梦想,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