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火相传庆七一 村所共建促振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新乡基地党支部与七里营村党总支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国雷锋报河南讯(曹道伟 通讯员 张先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化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7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乡基地党支部与新乡县七里营村党总支共同举办“薪火相传庆七一 村所共建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新乡基地党支部书记李松科率二十余名党员及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与七里营村党总支书记吕标庄、毛主席视察田管委会负责人刘树军等村干部齐聚一堂,通过红色教育、实践观摩和座谈交流,共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图景。 重温红色历史,赓续精神血脉 活动首站,全体人员前往全国著名红色教育基地——新乡县七里营毛主席视察田。在“毛主席视察七里营纪念馆”内,党员们通过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陈,重温了1958年8月6日毛泽东主席亲临七里营棉田视察的珍贵场景。随后,一行人来到中心广场,向毛主席视察七里营时的巨幅汉白玉雕像行三鞠躬礼并敬献花篮,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缅怀。在雕像前,村所共建单位干部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同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彰显了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 实践观摩学经验,科技赋能促振兴 活动第二阶段,党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先后参观了毛主席视察田农田、农科院新乡基地玉米大豆试验田及新乡精神展览馆。在试验田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家李方顺详细介绍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的创新要点及科研进展,并现场演示了无人机植保作业流程。他指出:“通过密植调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试验田实现了亩产提升15%的目标,为黄淮海地区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新乡精神展览馆内,党员们通过多媒体影像和实物展陈,系统回顾了中国农科院扎根新乡、服务“三农”的奋斗历程。从邓小平同志与农科院专家合影的珍贵瞬间,到习近平同志在七六村麦田视察的殷切嘱托;从农科院专家与劳模史来贺共同培育棉花高产品种的协作故事,到老党员李修立扎根基层、推广植保技术的感人事迹,一幅幅生动场景让党员们深受触动。李松科书记感慨道:“新乡精神是‘扎根乡村、潜心科研、共克难题、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我们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座谈共谋发展,凝聚共建合力 观摩结束后,双方召开座谈会,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七里营村党总支书记吕标庄介绍了村庄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的实践探索,并提出“希望加强与农科院在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合作”的需求。李松科书记回应称,新乡基地将依托科研优势,为七里营村提供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打造“科技示范村”。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代表王同学在发言中表示:“通过参观毛主席视察田和试验田,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党建引领聚合力,携手共绘新篇章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红色教育+实践观摩+座谈交流”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七里营村党总支与农科院新乡基地党支部自结对共建以来,已联合开展技术培训12场,推广良种良法8项,带动农户增收超200万元。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农业等领域共建科研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结语 从毛主席视察田的红色记忆到新乡基地的科技前沿,从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足迹到青年学子的时代担当,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号召。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新乡基地党支部与七里营村党总支将以党建为引领,持续书写“村所共建”的精彩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辑:蒋国辉 审核:曹道伟 值班:李全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