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楼:一座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 中国雷锋报山东讯(孔庆珊 杨栋)在鲁西革命老区的广袤土地上,有一个看似宁静却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村庄——张家楼。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先辈们的热血;每一缕微风,都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抗战岁月。 盛夏,骄阳似火。记者怀着崇敬之情,来到聊城市广平镇张家楼村,去触摸那段滚烫的历史,缅怀那些为了家园、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时间回溯到1937年11月,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踏入鲁西北平原。临清、高唐、茌平等县城相继沦陷,在日军的淫威之下,汉奸势力如同毒瘤般疯狂滋生,他们与侵略者狼狈为奸,在鲁西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原本宁静祥和的乡村变得满目疮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暗无天日,绝望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人。 1944年9月30日,在茌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与帮助下,张家楼村抗日民兵联防大队毅然成立,300多名热血村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张家楼村面积大,还处于关键的地理位置,在这里成立民兵联防,可以带动周围十几个村庄,形成一个很大的红色区域。”徐效冉说。 成立当日,大家的誓言响彻云霄:“我们不当亡国奴,我们不做投降派!”他们下定决心,要修筑坚固的寨墙,拿起武器武装抗敌;要坚决抵制敌人的一切摊派,绝不向日伪军交出一粒粮、一分钱,不出任何公差。这份决绝,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刺痛了伪政府的心脏。伪县长李岐山恼羞成怒,纠集各方势力,一场残酷的战争降临张家楼。 据史料记载,1945年2月18日,那是一个让张家楼村民永远刻骨铭心的日子。土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北门在炮火中轰然倒塌,日军如同豺狼般冲进村庄,见人便杀,遇房就烧,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凄厉的哭喊声回荡在村庄上空。1945年3月,3700 余名日本侵略军及伪军将张家楼村团团包围。在3天3夜的激烈战斗中,张家楼的儿女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但敌人的力量太过强大,最终,333名优秀儿女壮烈牺牲,271人负伤,264人被捕,曾经生机勃勃的村庄几近毁灭,到处是残垣断壁,尸横遍野。 在张家楼抗日英雄纪念馆内,有一副寨墙模拟图尤为引人瞩目。“联防队成立后,为了更好地保卫家园,决定修建寨墙。寨墙外再修壕沟大约有6米宽,3米多深。”徐效冉指着图为记者介绍说。 壕沟不仅是防御的屏障,更是村民们守护家园的信念象征。同时,村民们深知“保家就是卫国”,为了购买枪支弹药,大家齐心协力。每20亩地凑钱买一支枪,土地不足的几户人家就合买。民兵烈士张先齐的儿子张士营回忆道,当时家里卖掉了耕地的牛,只为换来一支钢枪和子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个月,近千人的村庄便拥有了105支钢枪、6门“大将军”炮、10多门“小将军”炮、60多支大抬杆以及众多土枪、土炮和炸药。而且,联防队员们还经常集中训练,他们身姿挺拔,士气高昂,形成了一支令敌人胆寒的抗日力量。为了应对可能的巷战,每户村民都将自家防身的刀叉改造成作战武器,做好了与敌人殊死一搏的准备。 张家楼村民兵联防队伍的成立,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全村乃至周边十多个村庄的抗日热情。吉庄、周庄、小李仓等村的群众纷纷将张家楼视为避难所,拖家带口搬进来,与张家楼的村民们联住联防,共同抵御外敌。在这里,大家不分彼此,亲如一家,为了共同的目标——保卫家园、赶走侵略者,团结一心,并肩作战。 面对日伪军如潮水般的进攻,张家楼的英雄们展现出了无比的英勇与无畏。民兵联防队大队长张承刚手提大刀,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指挥队员们奋勇杀敌;副队长张承新带领分队成员坚守寨墙,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还有民兵家属吉聘芬,在生死关头,为了保护地窖里19位村民的安全,含泪捂死了襁褓中哭闹不止的儿子。那该是怎样的痛苦与挣扎,但她深知,自己的抉择关系到众多乡亲的性命,在大义面前,她选择了牺牲自己的骨肉。 “我每年要接待近2万多参观者,这些故事我都会讲给他们听,守护发扬好上一辈用生命换来的家园。”纪念馆内,80岁的讲解员张先孝老人告诉记者,1945年出生的他,是战后张家楼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更是重建家园的见证者。他不厌其烦地讲述着那段历史,讲述着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因为他深知,守护和发扬好上一辈用生命换来的家园,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1947年3月,在抗战中觉醒并成长起来的张家楼人民,带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祖国的忠诚,积极投身革命,8人毅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全国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1960年4月,张家楼的抗日事迹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民兵代表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荣获“全国抗日英雄村”的光荣称号。2012年5月,“浩气长存”牌坊屹立而起,英烈堂肃穆庄严,334名抗战英烈拥有了衣冠冢,他们的英魂得以安息,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记者一路探访,一路瞻仰,一路倾听,一路感受。这座位于鲁西地区的小村庄,承载着伟大的抗战精神。张家楼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无畏,什么是团结。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鲁西儿女在新的征程上坚守初心、勇毅前行。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上一篇表彰喜报送家门 军人军属共荣光下一篇致敬荣光凝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