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抗战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化交流会”在郑州举行时间:2025-09-05 中国雷锋报河南讯(陈发青)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伟大的日子,河南省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中国雷锋报》社在郑州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化交流会”的庆祝活动。 会议的主题为:与会嘉宾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研讨;与会书画艺术家进行现场艺术交流,以艺术形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参会嘉宾有:张剑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殷江林,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河南省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世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炎黄书画院院长;胡清俊,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门书画院副院长。李全胜,《中国雷锋报》社副社长,中国交警杂志社总编辑,中国新时代党建新闻网总编辑;胡守明,河南省直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嵩岳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春晏,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主席、太行书画研究院院长;庞江华,书法家、作家、河南乾运文化艺术中心总顾问;王治中,河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执行会长;崔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荆永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剑峰工作室辅导老师;李国明,河南省艺和书画院院长、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司玲,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主席;姚海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创作院理事;刘建国,河南亚太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河南省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化交流部主任;刘付州,亚马逊跨境电商供应链运营总裁、河南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苗斯曼,广州壹五壹零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河南民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春霞,河南省书画院副主席、河南省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交流部主任;祝孟玉,河南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监事;另有其他参会人员数人。会议主持人:胡守明。 河南省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化交流部主任刘建国首先致欢迎词,刘主任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河南省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中国雷锋报》社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化交流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家国情怀。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在国恨家仇面前,中国人从来都充满了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只有中国人才具有的精神风骨。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最好的方式是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汉400余年的历史中,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大都在两汉确立或得到完善,特别是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如今,汉人、汉族、汉语、汉字、汉服等都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中国人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余年,主要在于其文化的先进性,而其核心部分就是两汉文化。 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就要把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承下去。 《中国雷锋报》社副社长李全胜在欢迎词中介绍了《中国雷锋报》社的历史和办报宗旨,学习雷锋精神要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必将发扬光大,希望各界积极参与。在未来的日子里,河南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中国雷锋报》社将继续发扬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 张剑锋主席发言说,在看了9.3大阅兵之后,心潮澎湃,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中国雷锋报》社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化交流会”恰逢其时。9.3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既是一种展示军事实力,也壮了国威,顺了民心。对于汉文化,张主席说汉字是中国的符号,整个汉字的演变都在两汉期间完成,汉字无论是从篆书到楷书,每一种书体都是从两汉传承下来的,两汉对中国整个文明的进程的贡献是巨大的。他还强调雷锋精神给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虽然时代变了,人民思想复杂了,但雷锋精神还是值得发扬,把这种爱与奉献精神传递下去,也是传递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殷江林主席发言说,9.3大阅兵鼓舞人心,非常震撼,它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军队的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14年的抗战让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对取得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在世界会有更大的话语权,我们也将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好民族文化。 刘世清院长发言说,炎黄书画院在8月份举行了书画展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在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9.3阅兵对全民安全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友好国家有安全感。两汉长达400余年,汉人、汉族等都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抗战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举行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非常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胡清俊院长发言说,大阅兵的意义在于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开创未来,把中国人民的精神和影响力展示出来。而本次文化交流会恰逢其时,两汉400余年历史,把中华民族推到一个鼎盛的阶段。今天我们把两汉文化和雷锋精神联合起来,对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传播我们世界命运共同体的观念都很重要。我们要研究和传承两汉文化,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文化复兴注入新的力量。胡清俊院长还现场向与会嘉宾赠送了他写的两本书《快乐钩玄》、《卓越寻访》,都是大部头的著作,足见其文学功底的深厚。 刘春晏主席在发言中说,两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中国雷锋报》社在9.3大阅兵之际举行这次文化交流活动,让人心潮澎湃,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大了,中国人民能取得抗战的胜利,与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抗日决心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老党员,看到祖国发展壮大我非常高兴。 与会的王治中、刘春霞、姚海歌、司玲等也先后进行了发言。庞江华还为本次会议赋诗一首并进行书法创作:“抗战八秩曾未残,卢沟带泪起烽烟。四万丹心凝碧血,且看华夏好河山。”胡守明院长为本次交流会创作了诗词20余首,并由与会书法家们把部分诗词现场创作成了书法作品。 座谈结束后,艺术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与会艺术家们还联手进行了20余米的长卷的创作,以艺术的形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时光流转,岁月沧桑,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百年屈辱,随着抗战胜利得到了雪洗。80年光阴转瞬即逝,当9.3大阅兵中大量的先进装备映入世界人民的眼帘时,人们真正地感觉世界变了——主要是中国变得强大了!此时此刻,中国人民真正有了安全感,有了民族自豪感,有了政治、制度、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绝对自信。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文化的胜利。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我们的艺术家们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编辑:蒋国辉 审核:李全胜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