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米阳光,照亮扶贫助困之路——记一米阳光爱心公益协会:范立红时间:2025-06-19 中国雷锋报湖南讯(何兵强 通讯员 崔启昌 周美玲 何凤冠 何昕汿)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束光,它穿越山川,跨越城市与乡村,温暖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这束光,名为“一米阳光爱心公益协会”,而照亮这条大道的,是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女性——范立红。 一次偶然的开始,一颗初心的萌芽 1999年,范立红第一次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资助了一位贫困女孩完成学业。这次经历,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然埋下。2000年起,她陆续出资近10万元,一对一资助张静、向姚、向姣等多名贫困学生,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范立红了解到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十里坪的曹锦才一家三口靠捡垃圾为生,生活极度困难。范立红毫不犹豫,召集好友,亲自上阵,帮他们清扫垃圾、修缮房屋、购置家电。短短十天,一个全新的家重新出现在眼前。而这次行动,也让她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远远不够,她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来凝聚更多爱心的力量。 于是,“一米阳光爱心群”应运而生。2016年12月26日,8台车、43人组成的爱心团队,浩浩荡荡踏上湘西助学之路。两天时间,他们筹集善款23000余元,帮扶了15名山区贫困学生。那一刻,范立红知道,她的公益之路,正式开启。 一米阳光,照亮千里 范立红常说:“爱心,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实干出来的。”从洞庭湖到大湘西,从湖南到贵州,她和她的团队走遍千山万水,行程超过10000里,参加公益活动3000多次,服务时长达10000小时。她不仅关注孩子们的物质需求,更注重他们的心理成长。她说:“家庭贫困容易让孩子敏感而脆弱,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更是用爱和陪伴,让他们变得勇敢、自信、阳光。” 为此,她推动协会内部开展“每日乐捐”活动,累计捐款5万元,定向用于扶贫济困。她联合市委宣传部、妇联等单位,举办“不忘初心,再聚湘西”助学活动,捐赠物资5万余元;携手爱心企业成立专项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学生55名;六一儿童节期间,她组织“不忘童心,梦想前行”亲子乐活动,让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广阔与美好。 一米阳光,越闪越亮 在范立红的带领下,“一米阳光爱心公益协会”不断壮大,已吸纳会员200余人,设立阳光义工队、3个乡镇办事处、协会妇联和阳光宣跑队。协会年平均开展公益活动近80次,服务时长7000余小时,累计捐赠物资500万元,帮扶贫困学生155名。 范立红的公益之路,不仅在助学领域熠熠生辉,更在救病助老、抢险赈灾、禁毒环保、志愿服务、公益培训等多个领域留下深刻印记。她带领“阳光巾帼志愿队”在抗洪抢险期间昼夜值守大堤,组织车队为抗洪一线送物资;她推动“黄手环”公益助老活动,发放黄手环3000个,关爱失智老人;她发起“帮身病志坚的尿毒症患者袁志伟摘销鲜果”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帮助重病患者;她还组织“居家托养”工作,为360位残疾人提供生活帮助,真正实现了“社会化服务进家庭”。 一米阳光,逆风飞扬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考验着每一个人。范立红和她的团队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战斗在抗疫最前沿。从大年初一起,她组织300余名会员参与防疫工作,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为一线工作人员送去慰问物资。她带头捐赠5万个口罩,并筹集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款项,亲自组织“战疫突击队”奔赴抗疫一线,设立“爱心蔬菜免费领取点”,缓解群众生活困难。 在口罩极度紧缺的时期,她带领巾帼志愿者冲向前线,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保障口罩供应。在抗疫的决胜阶段,她又带领志愿者在老旧小区和超市设立卡点,全天候值守,寒风冻雨中坚守10天,连自己的生日都在抗疫阵地默默度过了。 有人问她,为什么如此执着?她笑着说:“我的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结语 范立红,一个70后普通女性,用一米阳光,照亮了扶贫助困的大道。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精神,也用坚持与奉献书写了新时代公益事业的动人篇章。她从不张扬,却用一次次义无反顾的行动,感动着身边的人,点燃了无数希望的火种。 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不值得,但范立红却说:“我的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用10000里的足迹,3000多次的公益活动,10000小时的服务时长,诠释了“爱心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实干出来的”。 她是一米阳光,却足以照亮千里山河。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责任与担当,用一颗滚烫的心,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在她和她的团队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孩子重拾梦想的光芒,越来越多的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一米阳光,照亮千里;范立红,点亮人间。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所有人的坚持与参与。愿这束光,继续闪耀,愿这份爱,永远延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