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时代先锋 >>地市传真 >> 湖南南县“孙海兵:新媒体时代,雷锋精神何以闪耀
详细内容

湖南南县“孙海兵:新媒体时代,雷锋精神何以闪耀

时间:2025-06-23     作者:中国雷锋报【原创】   阅读


中国雷锋报湖南讯(何兵强 通讯员 崔启昌 周美玲 何凤冠 何昕汿)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今天,“雷锋精神是否依然闪耀?”这一叩问,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被一位名叫孙海兵的普通人,用他多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个温暖而坚定的答案。作为南县红艺传媒自媒体创始人,网名“肥佬(底层的呼声)”、“肥佬(正义之声)”的孙海兵,不仅是为民发声的正能量传播者,更是雷锋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他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真诚的服务,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百姓撑起一片维权的晴空,也为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播撒下希望的星火。


微信图片_20250623151927.jpg


一、沃土滋养:从田野走来的百姓“代言人”


孙海兵的根,深深扎在南县华美院农场的泥土里。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他,在物质匮乏的岁月中成长,父辈和乡邻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身影,如同无声的教诲,在他幼小的心灵刻下深刻的印记。从小学到初中,恰逢全国学雷锋热潮澎湃,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精神内核,深深感染了他,悄然塑造了他朴素而崇高的人生观:伟大源于平凡,服务他人与社会,是生命价值的璀璨绽放。


微信图片_20250623151943.jpg


即便后来回到农村务农,成为一名普通农民,孙海兵的心胸却始终装着更大的天地。2008年至2010年,他拿起摄像机,担任南县电视台DV记者,用镜头聚焦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记录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传播乡村生活的点滴美好与坚韧力量。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更坚定了他为民发声、扶危济困的信念。


微信图片_20250623151955.jpg


二、步履铿锵: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本色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003.jpg


孙海兵的“雷锋日记”,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次次朴实无华却直抵人心的行动。


1.  生命时速,刻不容缓:

    2024年,一个平常的日子骤然紧张。邻居一位七旬老人突发急性胰腺炎,剧痛难忍,行动受限,就医之路变得无比艰难。危急时刻,孙海兵闻讯赶来,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驱车将老人火速送往南县人民医院。这不是他第一次伸出援手——这已是第四次为这位老人紧急送医。事后医生坦言:“再晚十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老人家属的千恩万谢,孙海兵只是平静地说:“看着老人受罪,我哪能不管?”这朴实的话语和迅疾的行动,不仅挽救了生命,更在邻里间传递着守望相助的暖流。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012.jpg


2.  瓜熟蒂落,情暖人心:

    2023年盛夏,南县新挡村一对老夫妇被病痛突袭,眼看着自家四亩多地里辛勤种植的菜瓜日渐成熟,却无力采摘售卖,心急如焚。“肥佬啊,菜瓜熟了,我俩身子骨不行了,卖不出去,这可咋办?”老大姐那带着哭腔的电话打给了孙海兵。放下电话,孙海兵立刻行动。他利用自己擅长的抖音平台,连续发布多条精心制作的视频,详细介绍老人的困境和菜瓜的品质,呼吁网友援手。从拍摄到剪辑,从发布到跟进,他亲力亲为。十天的不懈努力,凝聚了无数陌生人的善意,滞销的菜瓜被抢购一空。看着老两口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听着那句发自肺腑的“多亏了你,不然这季辛苦就白费了!”,孙海兵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046.jpg


3.  助学筑梦,点亮未来:

    孙海兵的目光不仅关注着乡村的老者,也始终牵挂着未来的希望——孩子们。他主动对接南县教育局和当地学校,深入了解贫困学生的状况。通过个人捐款和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他累计帮助十余名家境困难的孩子继续学业。女孩李晓(化名)便是其中之一,家庭的困境曾让她濒临辍学边缘。孙海兵得知后,不仅及时资助了她的学费,更成为她精神上的支柱,时常关心她的学习与生活,给予鼓励。“孙老师就像一束光,”如今已迈入大学校园的李晓深情地说,“他让我坚信,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他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之一。”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058.jpg


4.  细微之处,尽显真情:

    在一次寻常的乡村走访中,孙海兵发现了一位独居老人因身体原因长期不能正常洗澡,生活窘迫不便。他没有丝毫嫌弃,主动卷起袖子,为老人清洁身体,打扫卫生。此后,他还定期上门探望,送去热乎的饭菜。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让老人每每提及都热泪盈眶:“孙老师,你不嫌我老头子脏,比亲人还亲啊!”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104.jpg


三、融媒赋能:让“螺丝钉”精神在新时代焕彩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112.jpg


孙海兵深谙时代脉搏。他巧妙运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相结合。他像雷锋那样甘当“螺丝钉”,在平凡的自媒体岗位上坚守初心,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民生、传递温暖;他注重实践与创新,将专业的传播能力转化为服务公益的强大力量;他乐于分享经验,积极寻求协作,甘愿做一粒火种,点燃更多人心中善意的火焰。在他身上,“螺丝钉精神”有了新时代的生动注解——专业、专注、创新、协作。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120.jpg


结语:永不褪色的精神灯塔


时代在变,精神永恒。孙海兵同志,正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鲜活而具体的化身。他用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一次次及时的援手、一颗颗播撒的爱心,向我们昭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心中有爱、肩上有责、甘于奉献,“雷锋精神”就永远不会过时。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始终是照亮社会公平正义之路、温暖人心、促进和谐的宝贵财富。


微信图片_20250623152127.jpg


他,是孙海兵,是南县百姓口口相传、有血有肉的“活雷锋”。他如一束温暖而持久的光,在洞庭湖畔的沃土上,在信息奔涌的时代浪潮里,持续闪耀着雷锋精神不朽的光芒。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时代雷锋网.com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