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英雄!阜阳雷锋爱心志愿团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共忆峥嵘岁月话今朝繁荣时间:2025-09-01 中国雷锋报阜阳讯(程进)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雄精神,8月28日下午,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退伍军人服务站联合《中国雷锋报》阜阳雷锋爱心志愿团,在退伍军人服务站孙刚站长的带领下,开展“致敬抗美援朝老英雄”走访慰问活动,专程看望了李华新、余克玉两位抗美援朝老战士,为他们送去关怀与敬意,共话往昔峥嵘,见证今朝祖国繁荣。 当天上午,爱心队伍带着精心准备的爱心物资踏上慰问之路。爱心志愿者蒋勤英率先带领阜阳雷锋爱心志愿团的志愿者们,将大米、白面、豆油、奶粉、月饼等生活物资送到李华新老人家中。推开家门,96岁的李华新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见到雷锋爱心志愿者们的瞬间,老人眼中满是激动,紧紧握住爱心志愿者的手不停道谢。“没想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兵,心里暖和!”老人的话语朴实却饱含真情。 谈及过往,李华新老人的眼神瞬间变得坚定。作为亲历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战士,他曾在枪林弹雨中冲锋,身上留下了多处战斗伤疤;战役结束后,他又义无反顾投身炮轰金门战役,用青春与热血守护祖国山河。“上甘岭的日子苦啊,没水没粮,战友们咬着牙也要守住阵地!”老人回忆起战斗场景,依旧激情满怀,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仿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就在昨天。爱心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边,静静聆听着英雄故事,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场,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和平、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从李华新老人家出来后,志愿队伍马不停蹄赶往余克玉老人家中。今年92岁的余克玉老人同样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参与者,更有着两个令人动容的身份——邱少云烈士的战友,以及1955年国庆阅兵的亲历者。提及上甘岭的岁月,老人的情绪变得沉重:“当时战斗打得太惨烈了,邱少云同志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也纹丝不动,直到牺牲都没发出一点声音……”而当回忆起1955年站在阅兵车里驶过天安门广场的场景,老人的眼中重新泛起光彩,声音也带上了抑制不住的激动:“那天看着天安门城楼,看着街上欢呼的人群,想着我们用牺牲换来的和平,想着国家一点点变得强大,眼泪忍不住就流下来了,那种自豪这辈子都忘不了!”老人的讲述让在场爱心志愿者深受触动,既有对烈士的缅怀,更有对祖国发展的深切共鸣。 “现在祖国强大了,人民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当年的牺牲都值了!”无论是李华新老人,还是余克玉老人,在谈及如今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时,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欣慰。他们表示,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看到年轻一代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老兵,他们感到无比踏实。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为两位老战士送去了物质上的关怀,更传递了社会对英雄的尊崇与敬意。《中国雷锋报》阜阳雷锋爱心志愿团蒋勤英代表爱心志愿者表示,老战士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走访慰问老英雄,既是对他们当年奉献的感恩,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英雄,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激励更多人以英雄为榜样,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硝烟早已散尽,英雄精神永存。阜阳雷锋爱心志愿团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红色记忆在走访中延续,让英雄精神在传承中闪耀。从战火纷飞的上甘岭,到庄严神圣的天安门阅兵场,再到如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老英雄们的经历是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未来,这样的慰问与传承不会停止,因为每一位老英雄都值得被铭记,每一段红色历史都值得被传颂——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愿英雄精神永照前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在新时代续写属于中国的辉煌篇章。 编辑:蒋国辉 责编:刘兴伦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