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难忘2013:傅华的精神年轮与时代足迹 (四十八)
详细内容

难忘2013:傅华的精神年轮与时代足迹 (四十八)

时间:2025-05-13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年份如同璀璨星辰,镌刻着特殊的意义,成为人生旅途中熠熠生辉的坐标。2013年,对于傅华而言,便是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份。这一年,他在精神的世界里深耕厚植,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在社会的舞台上发光发热,留下了一串坚实而闪耀的足迹,每一个片段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份经历都令人难以忘怀。


图片4.png

傅华老师松原查干湖留影  冬冬拍摄


一、精神信念的坚定与升华


2013年元旦,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人们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时,傅华选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开启新的一年——重温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在这篇经典著作中,“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深深触动着傅华的心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伟大精神,让他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信念。这并非一时的冲动与激情,而是他长久以来内心的坚守与追求,在新年的开端,这种信念如同经过淬炼的钢铁,愈发坚韧。


这种精神信念的坚定,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得到印证与升华。1月7日,傅华接受吉林电视台记者汪洋、闫文涛的采访,他的事迹得以通过媒体传播。1月22日,吉林新闻联播以《傅华,学生心目中的“傅爸爸”》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当自己的故事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傅华感受到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对“为人民服务”信念的践行,而这份报道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激励着他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图片5.png

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馆长张维祥赠送给傅华老师的9本雷锋图书  冬冬拍摄


在追寻精神榜样的道路上,傅华从未停止脚步。2月14日,他在新浪微博里发表“寻人启事”,寻找自己少年时代的校外辅导员,一位解放军雷锋式的五好战士。这条寻人启事,承载着他对青春岁月的怀念,更寄托着他对雷锋精神源头的追寻。网友们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军报记者的关注,让他感受到了社会对正能量的渴望与推崇。2月25日,他收到雷锋纪念馆张维祥馆长寄来的9本图书,包括《雷锋全集》、《雷锋日记选》、《雷锋班的新故事》等,这些珍贵的书籍如同精神食粮,滋养着他的心灵;同一天,他还收到好朋友魏良鹏寄来的蛇年贺卡,这一份份来自外界的鼓励,成为他精神世界的强大支撑,让他在弘扬雷锋精神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二、珍贵情谊的缔结与交融


2013年,傅华在与众多榜样人物的交往中,缔结了珍贵的情谊,实现了思想的交融与升华。他关注雷锋班毕万昌班长的微博,3月25日与毕万昌相识,并成为好朋友。对傅华来说,雷锋是他一生推崇的偶像,而雷锋班则是传承雷锋精神的圣地,因此与毕万昌班长的相识,让他倍感亲切。在毕万昌班长的努力下,经部队首长批准,傅华于11月10日正式成为雷锋班“编外战士”。这一天,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他仿佛与心中的精神偶像更近了一步,也更加坚定了他传承雷锋精神的决心。


这一年,傅华还收到了“当代雷锋”郭明义寄来的两本新版图书——《当代雷锋郭明义》和《雷锋精神学习读本》,这些书籍为他向青少年学生讲好郭明义事迹、准确把握和宣传雷锋精神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与郭明义的交流,让他深刻体会到榜样的力量,也激励着他在教育事业中不断践行雷锋精神。此外,他与“龙江好人”韩振清、京城雷锋孙茂芳、海口雷锋刘育峰等众多英雄人物、道德模范、社会精英在网上私信互动、微博交流思想。在这些交流中,傅华不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和精神,更收获了真诚纯洁的友谊。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了傅华的精神世界,也让他在弘扬正能量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三、教育事业的耕耘与奉献


在教育事业上,2013年的傅华依旧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指导和积极参与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了榜样。他资助贫困学生孙梦棋、展爽宏,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爱;端午节,他买了30斤鸡蛋送到深井子镇敬老院,八月节自费买了18斤月饼看望孤寡老人,让老人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8月末,他自筹2万元帮助患有心脏病的三棵树村民尤亚文治病,当看到尤亚文转危为安、康复出院时,他和家人打心眼里高兴。这些善举,不仅温暖了他人,更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善良与奉献的种子。

10月31日,松原市前郭县发生里氏5.5级地震,在危急时刻,傅华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们的安危。他第一时间协助学校领导、班主任疏散学生,又帮助二年(2)班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同学将因骨折坐着轮椅的王晨阳从二楼抬到一楼安全地带。在灾难面前,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守护者。


这一年,傅华在教学工作上也投入了大量心血。他认真备课,积极搜集德育素材,撰写教育教学提纲,先后在海勃日戈镇中学初中一、二学年6个教学班里开展了62场专题讲座,内容涵盖雷锋精神、郭明义事迹、中国梦等多个主题。他用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教育青少年学生,每一场讲座都饱含着他的热情与心血。其中《学雷锋,要从心做起》是他退休前给孩子们讲的最后一节德育课,课上他重温了41年前给新立小学孩子们讲的雷锋故事,重提当年的口号:“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这句口号,不仅是他教育生涯的写照,更是他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他期待着雷锋精神能够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社会的新时尚。


四、荣誉与责任的交织与担当


2013年,傅华收获了诸多荣誉。他被授予松原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被前郭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进入吉林省首届“吉林最美教师”首轮评选前50名……这些荣誉,是社会对他多年来坚守与奉献的认可,然而在傅华眼中,荣誉不仅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意味着他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榜样作用。他深知,自己的言行举止将影响更多人,因此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弘扬雷锋精神、传播正能量的道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将荣誉转化为动力,继续在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中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荣誉的真正意义。


2013年,对于傅华来说,是充实而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在精神信念上更加坚定,在人际交往中收获满满,在教育事业上硕果累累,在荣誉与责任中不断成长。这一年的经历,如同珍贵的记忆宝石,镶嵌在他的人生画卷中,熠熠生辉。而他所践行的雷锋精神,也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激励着更多人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