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以博客为笺,书写时代的精神长歌 ——解码傅华精神的网络传扬之路 (七十八)
详细内容

以博客为笺,书写时代的精神长歌 ——解码傅华精神的网络传扬之路 (七十八)

时间:2025-05-24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信息奔涌的网络时代,2010年2月一个名为“我给付华开博客”的账号,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光,将乡村教师傅华的故事与精神,传递到万千网友的眼前。博主王倩以真诚的笔触、炽热的情怀,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傅华这位普通的乡村中学教师的非凡事迹与崇高精神,在互联网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图片1.png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傅华老师和女儿冬冬在中学合影  于彦伟拍摄


王倩在开博之初,便怀揣着一份纯粹而坚定的初心。傅华作为一名从教38年、党龄16年的普通人民教师与共产党员,却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47年如一日践行雷锋精神,坚持书写300万字道德修养日记,这份执着与坚守深深震撼了王倩的心灵。在她眼中,傅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是时代真善美的生动诠释者。当社会呼唤雷锋精神回归,当人们渴望精神灯塔的指引,傅华的存在恰似暗夜星辰,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与铭记。王倩选择在新华网开博,正是看中其官方媒体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以及新华网友热情正直、富有责任感的特质,期望借此平台,让傅华的事迹与精神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开博的过程,不仅是对傅华事迹的传播,更是一场与时代精神的对话。王倩深知,傅华的故事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然而,早期报道资料的散佚却成为一大遗憾。她在遗憾中深感责任重大,每一篇转载、每一段书写,都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傅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不仅是她的开博准则,更是对傅华精神的敬畏与守护。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傅华的精神以最本真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感悟榜样的力量。


图片2.png

傅华老师和女儿冬冬在松原查干湖合影  冬冬自拍


“我给付华开博客”博主王倩原想在开博两周年时再向博友们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但由于受“当代雷锋”郭明义叔叔女儿郭瑞雪的故事启发,提前公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王倩就是傅华老师的女儿冬冬。傅冬冬以女儿、学生、知心朋友的多重身份加入这场精神传递之旅,为博客注入了更为深厚的情感内涵。在傅冬冬的笔下,父亲傅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温情的鲜活形象。百姓眼中的“当代雷锋”、学生心中的“平民英雄”、母亲口中“比雷锋还傻”的人,以及自己敬爱的好父亲,这些不同视角的描绘,让傅华的形象立体而丰满。傅冬冬坦言,自己也曾不理解父亲的选择,但随着年龄增长,她不仅读懂了父亲的坚持,更被父亲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仰所折服。作为新闻工作者,她深知弘扬时代正气、传承雷锋精神的历史使命,因此,她毅然接过传递父亲精神的接力棒,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精神财富的珍贵价值。


在博客文章的字里行间,傅华的精神品质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嘴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行动就是做,做比什么都重要”的实干精神,打破了空谈的桎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像雷锋那样工作学习生活”的庄严承诺,历经47年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成为他一生的行动指南。面对外界的质疑与打压,傅华始终坚守初心,“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的质朴话语,道出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他的人生虽历经坎坷,却始终以乐观与坚韧书写传奇,用行动证明,平凡的人也能在坚守中成就伟大。


图片3.png

冬冬和妈妈在松原查干湖合影  冬冬自拍


“我给付华开博客”不仅是一个展示事迹的平台,更成为了汇聚社会正能量的磁场。无数网友在阅读傅华的故事后,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纷纷加入到弘扬雷锋精神的行列中。评论区里,一句句真挚的感言、一声声由衷的赞叹,见证着傅华精神的强大感染力;生活中,一个个践行善举的身影、一件件传递温暖的实事,诠释着榜样力量的延续与传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傅华的精神如同一股清流,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从王倩萌生开博的念头,到公开身份后傅冬冬以女儿的身份经营 “我给付华开博客”,一路走来,承载着太多的感动与希望。它不仅让傅华的事迹与精神在网络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在无数人心中种下了雷锋精神的种子。这颗种子,必将在时代的沃土中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奋斗,让雷锋精神的光芒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