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精神灯塔:解码傅华语录中的教育与人生哲学 (八十)
详细内容

精神灯塔:解码傅华语录中的教育与人生哲学 (八十)

时间:2025-05-24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傅华老师的十二则语录,字字千钧,宛如十二束穿透时空的光芒,深刻地映照出他的精神世界与人生追求。这些语录不仅是他个人生命历程的凝练总结,更是一座指引人们前行的精神灯塔,在教育、爱国、道德等诸多领域,闪耀着智慧与信念的光辉。


图片1.png

傅华老师在前郭县哈萨尔小学作学雷锋事迹报告  佚名拍摄


“作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热爱自己的伟大祖国,作为爱国主义者,我愿意终生为祖国服务,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傅华老师将爱国之情融入生命的血脉之中,这种纯粹而炽热的爱国情怀,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了他一生的行动指南。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他默默耕耘,用知识与品德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生,为祖国培育未来的栋梁。他深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祖国繁荣昌盛,个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这种爱国精神,不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更为社会树立了崇高的价值标杆,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短短八个字,道出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在傅华老师看来,无论是对待他人还是对待工作,都需要倾注全部的心力。用心做人,意味着真诚待人、坚守道德底线、秉持善良与正直;用心做事,则要求专注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教育工作中,他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心了解他们的需求,用爱去引导和帮助他们。他明白,只有用心去做,才能真正做好每一件事,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用心”的态度,贯穿了他的一生,成为他成就不凡事业的关键所在。


图片2.png

傅华老师在额如乡中心小学作学雷锋事迹报告  佚名拍摄


“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具有说服力。积数十年教育教学经验,我的体会是:言教不可少,身教更重要。言传身教是思想政治工作一条成功经验。身教有说服力、有吸引力、有感召力,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愿效法付诸行动。身教是教育艺术之精华。身教是一门艺术。”傅华老师深刻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示范比单纯的说教更为重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他勤俭节约、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这些美好的品德和行为都被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以自己为榜样,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自觉地学习和践行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更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真正的教育,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傅华老师将“爱”视为教育的灵魂。他认为,只有充满爱心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关爱着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挫折,他都会给予学生们温暖的关怀和悉心的指导。他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只有用爱去浇灌教育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祖国未来的希望之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少说多做;不说也做;说的漂亮,做的更漂亮。”傅华老师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实干精神的推崇。在现实生活中,他始终践行着这一原则,不贪图虚名,不夸夸其谈,而是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实际行动中。他做好事从不张扬,默默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深知,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种实干精神,不仅让他在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鼓励着人们摒弃浮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追求,在于无私奉献。奋斗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追求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无私奉献的人生是无限幸福的人生。”傅华老师对人生价值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不在于享受,而在于奋斗。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未来。他将无私奉献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他的这种人生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思考人生意义的新视角,激励着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生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人做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不图个人名利,只图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我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傅华老师将雷锋视为自己一生学习的榜样,他以雷锋精神为指引,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雷锋精神的影子:他关心学生的成长,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关爱邻里乡亲,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将个人的利益置于身后,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生活是美好的,只有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学会生活,才能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傅华老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他认为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好和机遇,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就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他的教育过程中,他也将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珍惜每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他教导学生要学会生活,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进步。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不仅让他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活力,也影响着身边的人,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作为党员,我无限忠于党的事业,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有责任使党旗更加鲜红!作为人民的儿子,我要像焦裕禄、雷锋同志那样,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一辈子做好事,用自己一生的实践,铸就一座辉煌的道德丰碑。即使百年之后,也要将精神留给人间。”傅华老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他以焦裕禄、雷锋等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在工作和生活中,他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身边的人共同进步。他立志用一生的实践铸就道德丰碑,将自己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境界。


图片3.png

傅华老师在海勃日戈镇中学  于彦伟拍摄


“良心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良知是做人的根本;美德是人生的财富。”傅华老师对道德品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良心是人们在行为选择时的内在准则,是道德的底线,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良知则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知,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拥有良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美德则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修养和品质,还能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他的人生中,他始终坚守良心和良知,追求美德,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道德的力量。


“做好事,难;坚持一辈子做好事,更难。虽然难,但也要决心突破难。立志攀登共产主义道德高峰,努力创造人生奇迹,用自己一生的道德实践,铸就一座辉煌的道德丰碑。即使百年之后,也要将精神留给人间。”傅华老师深知做好事的不易,尤其是坚持一辈子做好事更是难上加难,但他却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去挑战这个难题。他以攀登共产主义道德高峰为目标,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不畏艰难险阻。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道德传奇,为人们树立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在追求道德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对于教育者而言,说不如做。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做比什么都重要。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际上就是讲身教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一个克难制胜的法宝。”傅华老师再次强调了身教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教育者,不能仅仅依靠言语去教育学生,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只有教育者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教育的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的这一理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促使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用实际行动去引导和培养学生。


傅华老师的十二则语录,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涵盖了爱国、教育、道德、人生等多个重要领域。这些语录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更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们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为人们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困境中给予力量。在当今社会,傅华老师的这些语录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们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