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丁香精神铸师魂:傅华与深井子镇中学的学雷锋传奇 (八十三)
详细内容

丁香精神铸师魂:傅华与深井子镇中学的学雷锋传奇 (八十三)

时间:2025-05-29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教育的星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以永恒的光芒照亮求知的道路。傅华老师,这位白城师范学院79届毕业生,宛如一株扎根乡土的丁香,将芬芳播撒在乡村教育的原野上。他以毕生心血践行白师精神,在深井子镇中学这片热土上,书写了以雷锋精神育人、以赤子之心从教的壮丽篇章。(注:深井子镇中学就是现在的海勃日戈镇中学)


图片3.png

傅华老师在母校——白城师范学院  冬冬拍摄


1979年9月,从白城师范学院毕业的傅华,怀揣着教育理想,毅然踏上了前郭县一所农村乡镇中学的三尺讲台。彼时的深井子镇中学,教室简陋如陋巷,教具稀缺似晨星,连基本的教学资料都难以完备。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未磨灭他的教育热忱,反而更坚定了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信念。他坚信,知识是穿透贫瘠的利剑,教育是改变命运的灯塔,只要心中有光,就能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


傅华老师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在深井子镇中学,他开创性地成立了800多个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为经常。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温暖的集体,他带领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同学们,逢年过节(五月节、八月节、元旦、春节)带着节日礼物前往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打扫房间、表演节目,欢声笑语回荡在敬老院的每一个角落。1989年——2015年,这件事一直坚持了26年;在校内同学们互帮互助,热爱班级,以校为家,好事层出不穷。尤其是三个学雷锋课外助残小组同学们为残疾同学隋鑫、李超、王立生照顾的无微不至,做的尤为突出,令人动容。


图片4.png

2012年3月2日在北京傅华和“当代雷锋”郭明义在一起  记者刘然拍摄


在向郭明义学习的过程中,傅华老师引导学生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奉献精神。他鼓励学生们建立“爱心储蓄罐”,将零花钱积攒起来,资助贫困同学;组织“学习互助小组”,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傅华老师总是以身作则,每次活动都亲自参与指导,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他常说:“学雷锋不是口号,而是要用双手去创造温暖,用行动去传递爱心。”在他的带领下,深井子镇中学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乐于助人、奉献爱心。校园里处处洋溢着互助友爱的氛围,雷锋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傅华老师以学生们的事迹为素材,写了一篇博文——《用郭明义精神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善良火种》,这篇文章发表在网络和一本书里。


在教学工作中,傅华老师始终坚守岗位,从未因开展课外活动而耽误教学。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校园,他已在办公室备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深夜,当整个校园都沉浸在寂静中,他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批改作业、撰写教案。他将雷锋的“钉子精神”运用到教学中,善于利用一切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他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报刊杂志,搜集德育素材,同时还自编教学讲义、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他坚持每天与学生交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细微变化。


图片5.png

傅华老师在第二故乡——白城留影  冬冬拍摄


在他的努力下,所带班级的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县都成绩显著。然而,他从不将这些成绩归功于自己,而是说:“这是全体老师团结协作、勤奋工作,是孩子们努力奋斗的结果,我只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们点亮了一盏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非相悖,反而相辅相成。学生们在学雷锋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品质又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


傅华老师的教育生涯,是对白城师范学院丁香精神的完美诠释。丁香花不与百花争艳,却默默散发着淡雅的芬芳,正如傅华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图名利,只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扎根党在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数十载,放弃五次进城任教、提干、转行的机会。为了学生们的前途,舍弃了自己亲生儿子。始终坚守在吉林西部一所乡镇中学——深井子镇中学教育这块阵地。他说:“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在这里。”这份坚守,这份执着,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他扎根教育、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白城师范学院学子投身教育事业。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农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傅华老师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激情,让白师的丁香精神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岁月流转,傅华老师的青丝已染霜白,但他对教育的热情从未减退,对学雷锋精神的传承始终如一。他用一生的坚守与奉献,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描绘出了最动人的色彩;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了最美好的种子;在白城师范学院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教育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雷锋精神与丁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