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精神高地上的永恒攀登者:解码傅华的人生哲学与价值坚守 (一百零九)
详细内容

精神高地上的永恒攀登者:解码傅华的人生哲学与价值坚守 (一百零九)

时间:2025-06-16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傅华的微信语录中,字字句句凝结着跨越半世纪的精神跋涉。从“立志攀登共产主义道德高峰”的誓言,到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从对雷锋精神的精准诠释,到对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注,这些文字勾勒出一位理想主义者的生命图谱。他以“大踏步前进”的战斗姿态,在时代浪潮中竖起精神标杆,用实践证明:真正的人生价值,永远生长在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之中。


图片1.png

傅华老师在松原查干湖留影  冬冬拍摄


一、道德高峰的永恒攀登:超越苦难的精神淬炼


9年前傅华老师在微信中说:“攀登这座道德高峰实际上要比攀登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还艰难”,傅华用这个震撼的比喻,道出了坚守精神信仰的艰辛。在他的人生叙事里,53年学雷锋的历程布满荆棘——从让出评优名额时的坦然,到为学生前途放弃陪伴家人的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对道德信念的淬炼。这种超越常人的坚持,源于他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纯粹信仰,正如他所言“决心会一直攀登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展现出向精神高地冲锋的决绝。


面对生活的风雨,傅华的选择充满启示。当其他教师追逐职称荣誉时,他选择扎根乡村教育;当社会盛行功利主义时,他坚持“不图名利,只图无私奉献”的信条。这种反潮流的坚守,使他的人生轨迹成为丈量时代精神高度的标尺,证明真正的勇者不是没有遭遇苦难,而是在苦难中依然选择仰望星空。


二、教育本质的深度诠释:以爱为舟的育人实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的论断,揭开了傅华41年教育生涯的核心密码。他将学生视为弟妹、儿女的教育情怀,体现在背着残疾女孩过河的两年时光,镌刻在搭建“雷锋桥”的集体劳动中。这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大爱,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功利藩篱,回归到“育人先育心”的本质。


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傅华创造了独特范式。他摒弃空洞说教,通过组织学生重走红色路线、撰写爱国日记等方式,将“爱国”转化为可触摸的行动。正如他强调的“爱国,贵在自觉、重在践行”,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的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三、雷锋精神的时代解码:从偶像崇拜到价值传承


傅华对雷锋的理解,超越了简单的模仿,进入精神传承的深层维度。他提出的“真学实做”方法论——“发自内心学雷锋,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以雷锋为镜”,将抽象的道德准则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指南。这种认知突破,使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获得了实践生命力。


图片2.png

傅华老师在第二故乡白城留影  冬冬拍摄


在与“当代雷锋”郭明义的精神共鸣中,傅华构建起跨越时空的价值桥梁。他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雷锋精神,证明高尚品格具有穿透时代的感染力。这种传播不仅是个人信仰的表达,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主动塑造,正如他所言“只有党风正、官风清,民风才能淳”,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理想主义者的生命叙事:奋斗不止的精神图谱


“玩命地工作”、“加倍奋斗”等日记中的自勉之词,勾勒出傅华作为理想主义者的精神肖像。这种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源自他对时代使命的深刻认知——“面对先烈注视的目光,我们要不辱使命”。在他看来,个人奋斗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紧密相连。


傅华对“人生智慧”的阐释,揭示了理想实现的方法论。他主张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是对生命价值的精准定位。当他选择放弃调往城市的机会,专注乡村教育时;当他拒绝物质诱惑,坚守精神追求时,都是在用行动诠释:人生的精彩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坚守何种价值。


图片3.png

傅华老师在母校——白城师范学院留影  冬冬拍摄


结语:精神坐标的当代意义


傅华的微信语录,既是个人精神成长的备忘录,也是时代精神的启示录。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他的坚守证明:真正的人生价值,永远存在于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中。当“精致利己主义”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他“甘做无名英雄”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抵御精神荒漠的良方;当教育陷入分数至上的困境时,他“以爱育人”的教育实践,指明了回归教育本质的路径。


这位共产主义道德高峰的攀登者,用一生的跋涉告诉我们:革命的理想主义不是过时的口号,而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傅华的价值,不仅在于他个人的道德实践,更在于他为时代树立了精神坐标——让我们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依然记得仰望精神的星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当下,始终坚守人性的温度。这种精神传承,或许正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珍贵的精神资源。(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