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翟元斌专栏
  • 翟元斌 ‖ 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翟元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基层社 会治理,要加强对学雷锋志愿服务发展规律的研究,完善志愿服 务制度和工作,探索一条外源推动下内生发展的实践路径。一、学雷锋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新任务 和新机遇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 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夯实国家治理根基,加强基层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提出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这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加强基

  • 翟元斌 ‖ 抚顺望花铝北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翟元斌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抚顺市望花区铝北社区作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积极探索将学雷锋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铝北社区概况铝北社区位于抚顺市望花区光明街道,辖区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下辖33栋居民楼,107个居民小组,8个网格楼院党支部,社区工作者7人。截至2023年底,铝北社区总人口1926户、5050人,其中常住人口1327户、2709人,60岁以上常

  • 翟元斌 ‖ 抚顺孕育雷锋文化研究, 抚顺雷锋精神研究所开创雷锋文化概念先河(四)

    翟元斌三、雷锋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三)从基础理论构建迈向“雷锋文化学”学科的萌芽(1)雷锋文化策源地抚顺的早期研究生态抚顺,作为雷锋文化研究的发源地,积极投身于这一领域的探索。在雷锋文化研究领域,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引领地位。该所成立伊始,便汇聚了如中国伦理学泰斗罗国杰教授、学雷锋活动领军人物冷宽等一众智囊,为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2006年3月,伴随着《雷锋精神研究》杂志的创刊,雷锋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杂志首期便推出了《雷锋文化资源讨论》专栏,第二期更是增设了《雷锋文化博览

  • 翟元斌 ‖ 抚顺孕育雷锋文化研究,抚顺雷锋精神研究所开创雷锋文化概念先河 (三)

    翟元斌三、雷锋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二)从地方党刊首次使用到国内主流权威媒体的重磅文稿阐述。1 、地方党刊首次使用雷锋文化的背景、语境与内容解析如前所述,2006年3月1日,抚顺雷锋精神研究所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雷锋文化资源学术研讨会”。在这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讨会上,研究所的翟元斌宣读了《雷锋文化是党和人民的选择和创造》的论文。该论文首次系统性地阐述了雷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深入剖析了其价值功能。辽沈地区的官方媒体《抚顺日报》对会议成果进行了充分报道,并在文稿中具有开创性地首次采用了“雷锋文化

  • 翟元斌 ‖ 抚顺孕育雷锋文化研究,抚顺雷锋研究所开创雷锋文化概念先河(一)

    翟元斌雷锋文化研究,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璀璨篇章,其发展历程汇聚了众多理论探索者与实践者的心血结晶与智慧火花。抚顺,这片孕育雷锋精神的沃土,凭借其深厚的学雷锋情感积淀与理性思考经验,为雷锋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抚顺市委高瞻远瞩,倾力打造的抚顺雷锋精神研究所,作为该领域的领航者与推动力,为雷锋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广泛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雷锋文化研究的萌芽与起步雷锋文化,是学雷锋活动薪火相传、以文化人的光辉成果。其萌芽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写光辉词

  • 翟元斌 ‖邓州编外雷锋团“后创建者时代”概念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翟元斌邓州编外雷锋团起源于雷锋,产生于全民学雷锋的大背景,发展和壮大于改革开放时期。团队成员由最初的雷锋战友扩展到各行各业的热心公益者,形成了独特的组织文化和精神价值。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邓州编外雷锋团孕育出了丰富的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成为凝聚全体成员、推动组织持续前行的核心动力源泉。然而,随着最初的“创建者”步入老年,以及健康问题,尤其是创建者一代中标志性人物之一姚德奇政委的突然逝世,不可否认,邓州编外雷锋团的“后创建者时代”已经到来。“后创建者时代”这一概念,是基于邓州编外雷锋团发

  • 翟元斌 ‖ 后创建者时代的邓州编外雷锋团

    翟元斌一、后创建者时代的到来在历史的长河中,邓州编外雷锋团犹如一盏璀璨的明灯,持续照亮着无数人心中的善良与奉献之路,将雷锋精神的不朽光芒传承至今,已然成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一面鲜明旗帜。然而,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时光的流转,编外雷锋团的最初创建者们大多已至耄耋之年,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成为众人担忧的焦点。尤其是以主要创建人之一姚德奇政委的突然离世为重要节点,邓州编外雷锋团无可争议地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后创建者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编外雷锋团的大旗由谁来扛?如何扛?这一严峻而紧迫的问

  • 翟元斌 ‖ 写在天上的字符:与姚德奇大哥的文字之旅与灵魂共鸣

    翟元斌一、问题的由来2022年8月15日,是雷锋牺牲六十年纪念日,人们以各种方式向这个永远年轻,充满温度的普通士兵,献上崇高的敬礼。网络舆论场上却出现一种说法,很值得商榷。某个微信公众号发出一篇题为《他是“健身达人”、全县第一位拖拉机手......牺牲那年他才22岁》的文章,开篇写到:当提到“做好事”,人们便会想起他。可是,走近些,你会发现一个不那么为人所知的他。他爱时髦、爱照相,他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他是“健身达人”,他是全县第一位拖拉机手……假如活在今天,他是妥妥的“斜杠青年”。一个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在纪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