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傅华:网友心中的精神丰碑 ——网络热议傅华事迹和精神 【一】(三十七)
详细内容

傅华:网友心中的精神丰碑 ——网络热议傅华事迹和精神 【一】(三十七)

时间:2025-04-15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互联网的广阔天地里,信息如潮水般涌动,而关于傅华的事迹,却如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在众多网友的心中,成为他们情感与思想的汇聚点。这些来自不同角落、有着不同身份的网友,用他们真挚而热烈的话语,勾勒出傅华那平凡又非凡的形象,也让我们得以从多个维度窥探傅华精神所蕴含的强大力量。请看20年前新华网“发展论坛”网友们热议傅华事迹和精神。


图片3.png

傅华在松原查干湖留影  冬冬拍摄


平凡善举铸就非凡人生


2005年,网络世界里的交流虽不如如今这般便捷多元,但傅华的事迹却如星星之火,点燃了网友们内心对善良与坚持的敬仰之情。网友任春率先发声,在2005年6月5日感慨道:“傅华老师学雷锋就是从小事做起,一做就是42年,看起来很平凡,如果坚持做下去,就很不简单,傅华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做出的事迹很不平凡,他的精神震撼人的心灵,他值得人们学习,如果人们都能像傅华老师那样心眼好使、善良、正直,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好!!!”在任春眼中,傅华的伟大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小事的执着坚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在42年的时光沉淀下,汇聚成一股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感染着身边的人,更让网友任春对社会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他渴望更多人像傅华一样,用善良与正直为社会增添温暖。


10天后网友任春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衷心地希望像傅华老师这样的好心人,社会上越多越好!!!”这句质朴的话语,如同一声呼唤,道出了人们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傅华的存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对善良的渴望,让大家看到了人性中最纯粹的光辉。


“真学实做”的道德典范


2005年6月15日,网友一名新手126也加入了对傅华的讨论:“傅华老师是一位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他学雷锋,是真学、实做,他不为名,不图利,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一切,这正是他的精神可贵之处。学傅华‘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肯做,肯付出,就不难了,就变得简单了。问题在于想不想做,愿不愿做,如果做,并能一贯坚持下去,就能做出成绩来,就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就会得到人们的尊敬。”一名新手126深刻地剖析了傅华精神的核心——真学实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高尚的道德榜样心怀敬意,却往往因各种借口难以付诸实践。而傅华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行动派、实干家,他不被名利所诱惑,一心只为无私奉献,这种纯粹的精神境界让一名新手126深感钦佩。同时,一名新手126也指出,学习傅华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有决心和行动,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与尊重。


同年10月19日,一名新手126再次强调:“学雷锋,就应该像傅华老师那样‘真学实做’,像傅华老师那样身体力行雷锋精神,像傅华老师那样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在时间的推移中,一名新手126对傅华的认识愈发深刻,他不断呼吁大家以傅华为榜样,将雷锋精神从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展现人性的美好。


真实事迹铸就时代奇迹


2005年6月15日,网友曙光666的发言充满了对傅华事迹真实性的感慨:“人们最信服的是真实,人们最烦的是虚假。傅华的事迹生动感人,真实可信,如果你走近傅华,你会发现人间奇迹,这可不是60年代,这是经历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二十一世纪啊!!!在现实中还有雷锋这样的人和事,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傅华学雷锋42年,道德长跑42年,并写道德修养日记42年,约有280多万字,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傅华值得人们学习,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曙光666看来,傅华的事迹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发生在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傅华依然坚守着雷锋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善良与奉献的真谛,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的42年如一日的坚持,无论是学雷锋、做好事,还是撰写道德修养日记,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精神坐标,让大家看到了人性中坚韧与美好的一面,也让世界为中国人的精神品质感到骄傲。


2005年10月8日,曙光666再次赞叹道:“我眼里的傅华老师,人,很普通;事迹很不平凡;精神很伟大!”这句简洁而有力的评价,精准地概括了傅华的形象。他没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所创造的人间奇迹却超越了平凡,他的精神更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芒,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之路。


当代最可爱的人


2005年6月16日,网友公道自在人心引用毛主席的话来评价傅华:“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可是傅华老师做到了,他经受了长期的严峻的考验,是当代最最可爱的人!!!”公道自在人心深刻理解到,傅华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善举的坚持。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着初心,不为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动摇,这种坚韧不行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一生都在为他人谋福祉,为社会做贡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人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2005年7月8日,网友有话想说就说18进一步提出:“在中国傅华现象、傅华精神值得研究,我建议在媒体上展开一次大讨论。傅华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崇拜他???有人说傅华继承了雷锋精神,我看不但是继承了,而且还发展了雷锋精神!今天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这种精神了!”他敏锐地察觉到傅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傅华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却能赢得众多青少年的崇拜,这说明他的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他不仅继承了雷锋精神的精髓,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用自己的方式发展和创新了这种精神,使其更具时代价值。网友有话想说就说18呼吁通过媒体讨论,让更多的人了解傅华精神,让这种精神在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爱的教育践行者


2005年7月5日,网友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的人51分享了傅华关于教育的理念:“傅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真正的教育,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傅华老师的教育实践,归结起来,就是爱的教育。他长期坚持做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轻生、绝食、早恋、网瘾、离家出走等疑难问题近千例;动员辍学学生返校重读的就有80多人;他的自己家的生活很清贫,但他想方设法去帮助那些贫困家庭孩子完成学业,近十年来,他资助学生的钱有4997元,其中不包括其他各类捐款25000元。傅华老师的付出是巨大的!好人应该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从网友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的人51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傅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之处。他深知教育的本质是爱,只有用真正的爱去关心、引导学生,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他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学生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尽管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毫不犹豫地资助贫困学生,这种无私的爱与付出令人动容。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的人51衷心祝愿傅华好人有好报,这也是广大网友的共同心声。


震撼人心的教育之光


2005年10月12日,网友棕榈叶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傅华的敬仰:“看了郑琦老师的日记,我被他的爱生精神感动了,郑琦是一个好老师;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位从事教育工作33年的老师——傅华,他学雷锋42年,做好事42年,组建学雷锋小组约有600多个。写道德修养日记42年,约有280万字,他的事迹更感人,震撼人心!我希望在网上能早日拜读到傅华老师的日记。”棕榈叶将傅华与同样优秀的郑琦老师相提并论,却认为傅华的事迹更具震撼力。傅华在教育工作中的奉献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上,更体现在他对雷锋精神的践行和对社会的贡献上。他组建的600多个学雷锋小组,如同星星之火,在社会中传播着正能量;他撰写的280万字道德修养日记,记录了他的成长与思考,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棕榈叶对傅华日记的期待,反映出网友们对傅华精神世界的渴望探索,他们希望通过更深入的了解,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图片4.png

傅华老师“道德修养日记”(傅华“雷锋日记”)  冬冬拍摄


这些网友们的话语,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傅华在他们心中的崇高形象。傅华,这位平凡而非凡的人物,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善良、坚持、奉献与爱的真谛,成为了网友们心中永恒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