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以雷锋精神铸魂:傅华的教育坚守与精神传承之路 (一百一十七)
详细内容

以雷锋精神铸魂:傅华的教育坚守与精神传承之路 (一百一十七)

时间:2025-06-22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傅华老师微言语录中,字里行间涌动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雷锋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践行。41年的从教生涯,他以雷锋精神为育人主线,将共产主义人生观融入教育实践;退休后仍心系教育,希望将毕生经验转化为精神财富。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不仅塑造了无数学生的心灵,更在时代的浪潮中,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图片1.png

傅华老师批阅政治试卷并当着学生们的面讲解问题  于彦伟摄


一、以理解为基,开启雷锋精神的传承之门


傅华深知,向青少年传播雷锋精神,首要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雷锋。他提出“只有了解雷锋,才能认可雷锋,才能敬佩雷锋”,这一理念贯穿其教育始终。在他看来,“让学生走进雷锋的心灵世界,感受到雷锋的可亲、可爱、可敬、可学,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雷锋精神的关键。”他在课堂上,通过讲述雷锋的点滴故事,让学生看到雷锋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符号”,而是有着真实情感、鲜活事迹的普通人,从而拉近学生与雷锋的距离。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雷锋精神,傅华会结合生活实际,将雷锋做好事的场景具象化。比如,他会讲述雷锋利用休息时间帮战友缝补衣服、冒雨送大娘回家等故事,让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就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这种教育方式,打破了学生对雷锋精神的陌生感与距离感,让雷锋精神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以身作则,筑牢育人的精神根基


“打铁先要自身硬”,傅华将这一准则视为教育的根本。他坚信,教师只有自身具备共产主义人生观,能够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在给学生讲授《科学人生观》时才会有底气、有说服力。在41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图片2.png

傅华老师在给学生们讲雷锋故事  浩宇摄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傅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理念。他早出晚归,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面对学生的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资助贫困学生、为落后学生无偿补课;在利益面前,他淡泊名利,多次将评优选先名额让给他人。他的这些行为,成为学生眼中最生动的教材。学生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的现实模样,感受到了高尚品德的强大力量。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以雷锋精神为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傅华将用雷锋精神育人作为教育教学实践的主线,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无论是在小学还是中学任教,无论是教授政治课还是德育课,用雷锋精神育人始终贯穿其中。他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灵魂的塑造。”


在课堂教学中,他巧妙地将雷锋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在讲解政治理论知识时,他会结合雷锋的事迹,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在德育课上,他以雷锋精神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爱心。在班级管理中,他倡导学生学习雷锋,互帮互助,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他组织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


图片3.png


图片4.png

傅华和学校德育班主任于彦伟带领学雷锋课外小组学生代表到深井子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佚名摄


四、薪火相传,退休后的教育情怀与精神


退休后的傅华,依然心系教育事业。他希望将自己从教41年来积累的大量教育教学感性经验,梳理、整理并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继续贡献力量。他深知,这些经验不仅是他个人的宝贵财富,更是教育领域的珍贵资源。


他计划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感受和体会撰写成文章发表出去,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从中受益。同时,他也愿意与中、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成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雷锋精神在教育领域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弘扬,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践行雷锋精神。


傅华对雷锋精神的坚守与传承,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境界。他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在教育的道路上默默耕耘,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神圣使命。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像傅华这样的教育工作者,以雷锋精神铸魂,坚守教育初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雷锋精神在教育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