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山历海,春色可期,雷锋文化宣讲又开始啦时间:2025-02-25 雨水时节,海风轻拂,融化冬的冰雪,化作春的新装。 2025年3月5日是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60多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2月20日下午,一堂以《雷锋:从苦难中崛起的精神灯塔》为题的学雷锋思政课,以多维的视角、翔实的资料、饱含深情的讲述,生动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爱、可敬可学的雷锋,打动了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师生们。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引领和激励广大师生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日照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走进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举办了这场弘扬雷锋精神报告会。 日照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雷锋精神传承组组长、东港区民族团结教育教研室主任、全国学雷锋办公室讲师团副团长滕兆敏作主题宣讲。 日照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团长杨春忠出席报告会,日照经开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杨淑松,日照经开区党群工作部统战(老干部)科科长范世龙,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秦美玲、李为叶参加活动。 滕老师从“雷锋是怎样的一个人、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雷锋精神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传承雷锋精神”等四个方面,对雷锋精神进行生动全面的阐释。 首先,滕老师通过10个数字和关键词,讲述雷锋同志的个人特点与成长经历,刻画了有血有肉的榜样形象。他向同学们分享了雷锋同志的生活工作事迹,使同学们从点滴细节中窥见了一位性格开朗、青春阳光、甘于奉献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对于雷锋同志有了更为立体、全面的认知。 接着,滕老师分析了雷锋精神的精神内涵和其永不过时的原因。他谈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和灵魂,雷锋精神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永恒的亲和力;体现了传统美德,具有永恒的感召力;体现了时代主流,具有永恒的驱动力;体现了人性本源,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值得所有人深入学习并传棒接力的精神标杆。 滕老师特别强调,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激情澎湃。这些三年级的孩子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做笔记,积极回答问题,给参加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滕老师结合授课内容提出了多个问题,现场的同学们积极踊跃抢答。回答积极的同学,获得了雷锋剪纸艺术专家王艳童提供的雷锋剪纸艺术作品和滕老师选购的《雷小锋》杂志创刊号。 惊蛰将至,山城五莲,春色可期。 2月21日下午,五莲县北京路小学2025年“雷锋月”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根据活动安排,学校邀请日照市“五老”报告团雷锋精神传承组组长、日照市东港区民族团结教育教研室主任、全国创建新时代雷锋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滕兆敏走进校园,给3至6年级5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主题为“跟着雷锋日记学阅读学作文学做人 做新时代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的好少年”大思政课。 滕老师深情讲述了雷锋胸怀大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动人故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雷锋精神内涵,教育引导同学们以雷锋为榜样,争做新时代“雷小锋”。 滕老师说,翻开《雷锋日记》,开篇之作就是被称为“人生七问”的小短文。这篇日记,是雷锋1958年6月在团山湖农场写的。雷锋用七个问题,从责任担当、事业理想、人生价值三个层面直面“活着”的意义,语言质朴,极富思辨性,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滕老师说,“七问”的思想内涵深刻,诠释了雷锋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传承和弘扬,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动实践。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陪伴无数人实现人生价值。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即便过去了一个甲子,我们依然能从雷锋事迹、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滕老师强调,雷锋还坚持“挤时间读书”,“钉子”精神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及对时间的珍惜。 雷锋在阅读后善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换了几次工作,但在各次换工作的过程中都能快速适应,这都得益于他优秀的学习方法。 例如,1958年春天,他仅用了十天就学会了拖拉机驾驶;在鞍钢学推土机时,与师傅签订了一年的学习合同,他仅一个月就能单独作业。四个月就完成了一年的学习计划。入伍后,他一个月就成为新兵中第一个下到战斗班的合格驾驶员。这些出色表现,都与其刻苦学习阅读有关技术书籍密不可分。 雷锋认为,书籍是智慧的源泉,能够让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他的日记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或是分享他从书中得到的启发和感悟。 这堂充满了文化味的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把语文教学、雷锋文化解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滕老师深情地说,雷锋在人世间虽然只走过短短22年,7912天,但他的思考、他的追求,都被他用一颗诚挚的心写进了日记。177篇用朴素简练语言记录着平凡小事的日记,却极富感染力,雷锋精神的核心闪耀在日记的每一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无一不是我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最后,滕老师特别强调,《雷锋日记》之所以能唤醒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原因就在于他的日记有真情实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体验和思考,并把自己心中浓郁的情感记录下来。由此,我们也应该跟着《雷锋日记》学阅读学作文,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说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 活动进入尾声,滕老师给山城的孩子们送上了祝福,希望全体同学像雷锋那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做新时代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的阳光少年。 山海之间,清明朗润,万物更新,等待着一场盛大的花事,人间处处有惊喜。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责编:陈有龙 值班:任安广 声明:非经本报同意,本网站文章不得转载,如需转载,须注明来源于时代雷锋网。 上一篇闲趣话春联下一篇山东日照:雷锋剪纸寄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