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名家专栏 >>翟元斌专栏 >> 翟元斌 ‖都昌太阳村大学新生“成人礼”现象观察
详细内容

翟元斌 ‖都昌太阳村大学新生“成人礼”现象观察

时间:2025-08-23     作者:翟元斌【原创】   阅读



翟元斌2.png


翟元斌


bfa6783aff624d8e967f7518311a5be1~tplv-tt-shrink_640_0.jpg

2025年第五届太阳村大学新生“成人礼”


在中国的公益版图上,都昌太阳村以其独特的模式和深厚的人文关怀,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缩影。它不仅为一批特殊的儿童群体提供了避风港,更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如每年备受关注的大学新生“成人礼”,将慈善关怀延伸至受助者的成长全过程。本文在系统梳理都昌太阳村的基本属性,追溯其“成人礼”活动的起源与发展,启发人们理解这一公益实践的核心价值与社会意义。


一、都昌太阳村:一个承载特殊使命的民间慈善机构


都昌太阳村,其正式名称为都昌县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大港镇。与普通行政村不同,它并非一个传统的居住社区,而是一个由民间力量发起、经民政部门注册的非营利性儿童救助慈善机构。该机构的创立,源于几位退休老共产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和老模范的共同倡议与行动。他们在2006年组建了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旨在为那些因家庭困境而缺乏关爱与教育的儿童提供帮助。


太阳村的核心使命,是保障这些特殊儿童的基本生存权与受教育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并融入社会。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因父母服刑而无人照料的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孤儿、残疾儿童以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特困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往往在情感陪伴、教育资源和心理建设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太阳村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他们能够安心完成学业,追求个人梦想。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昌太阳村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救助机构。截至2025年,该中心累计救助了超过2300名困境儿童,当前在籍儿童人数已达到456人。这一系列数字不仅体现了机构的救助成效,更彰显了其作为民间慈善力量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持续贡献和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力。


3d51c0ccb772405fa492a2980499f5ff~tplv-tt-shrink_640_0.jpg

都昌太阳村创始人之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裔开


二、 “成人礼”活动的诞生与定位


随着太阳村救助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机构的呵护下,完成了中小学教育,顺利考入大学。然而,这些即将成年并步入社会的学子,其身份转变的过程同样需要被社会所见证与支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都昌太阳村于2020年首创了大学新生“成人礼”活动。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成人仪式,而是一场专为年满18周岁的太阳村学子打造的集体庆典,旨在通过庄重的仪式感,帮助他们完成从少年到成人的心理与身份认同转变。


该活动的核心目的,是强化参与者的成人意识、感恩之心与社会责任感。在太阳村这个特殊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从小便与社会的关爱紧密相连。成人礼通过集体宣誓、赠送象征法律与公民意识的《宪法》或《民法典》等环节,将这种个人成长的喜悦与对社会的感激之情紧密结合,鼓励他们将这份爱与精神传递下去。自此,每年八月为大学新生举办成人礼,便成为太阳村的一项固定传统,成为其教育关怀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太阳村文化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成人礼”活动的发展脉络与规模演变


都昌太阳、村的“成人礼”活动自2020年首届举办以来,已走过五个年头,其发展轨迹清晰地反映了该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及其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下表系统梳理了历届活动的关键信息,直观展示了其规模的演变过程。


753f52f3df2c4e2fb8f4912937c8898c~tplv-tt-shrink_640_0.jpg

表1:都昌太阳村“成人礼”活动举办概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成人礼”的参加学生人数从首届的19人逐年增长,至2025年的第六届已达到43人。这一增长趋势与太阳村学子的升学成绩息息相关,截至2025年,该中心已有累计193人成功考入大学。同时,活动的举办地点也从最初的幼儿园操场,逐步转移到了更具仪式感的综合楼会议室,显示出活动组织的专业化与场地条件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不断壮大和深化。早期主要由青山慈善基金会等少数几家机构支持,后来吸引了都昌本地的经济文化促进会、商会以及多家企业共同参与。特别是2025年第六届成人礼,县政法系统首次向一名研究生捐助了3000元奖学金,这一亮点标志着“成人礼”的内涵已超越单纯的大学新生入学关怀,开始关注并支持学子更长远的学术深造之路,其公益精神的传递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8e10cb671edb44f296dac51bf0cd78e7~tplv-tt-shrink_640_0.jpg

成人礼上,“爱心妈妈”苏日琴为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们加冠


四、“成人礼”的仪式化教育体系:从“我”到“我们”的成长之路


在文章开头,我们明确了都昌太阳村“成人礼”作为一项旨在强化受助学子成人意识、感恩之心与社会责任的公益品牌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并非依赖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一套严谨且富有深意的仪式流程之上。通过这种“仪式感”与“教育性”的深度融合,太阳村为这些特殊背景的孩子们,构建了一条从自我认知到集体归属,最终走向社会担当的成长路径。


(一) 标准化流程的构建:一场融合古今的成长庆典


都昌太阳村的“成人礼”并非随意的庆祝活动,而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流程规范化的成长庆典。其核心环节在多年实践中基本保持稳定,包括“穿越成人门”、“加冠行礼”、“三鞠躬”、“齐诵承诺”等,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仪式,旨在通过庄严的场景和有序的行动,向参与者和见证者传递特定的价值观。


活动通常以雄壮的国歌拉开序幕,迅速将现场氛围提升至庄重严肃的高度。随后,太阳村的孩子们会齐声合唱其村歌《太阳村我的家》,通过歌声回顾自己在太阳村的成长历程,强化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这一开场不仅明确了活动的正式性,也为后续的礼仪环节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核心流程,是整个仪式的主体部分。准大学生们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自信地挥动左手穿越象征成年界限的“成人门”,标志着他们正式从少年步入成年阶段。随后,由“爱心妈妈”为他们换上庄重的成人礼服并戴上成年礼帽,这一“加冠”环节,以物质化的形式赋予了他们正式的成人身份标识。紧接着的“三鞠躬”环节,设计尤为精巧,他们依次向太阳村工作人员、老师以及与会嘉宾行礼,分别表达对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和社会关怀的感激。最后,学子们齐诵一段共同的承诺之词,将个人情感升华至集体信念。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流程设计的内在逻辑,下表系统梳理了“成人礼”的标准环节及其承载的教育意义。


b5a6caad13ed4afda9008d42a22341ea~tplv-tt-shrink_640_0.jpg

表2:都昌太阳村“成人礼”活动流程概览(2020-2025年)


这套流程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冠礼”的元素与现代公益关怀的理念。例如,“加冠”仪式源于古代的“冠礼”,其核心功能在于标志个体“成人”,并促使其融入成人社会。太阳村将这一古老的成人礼节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成为困境儿童成长教育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范例。这种设计不仅赋予了仪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更让受助者在参与中体会到一种超越个人困境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


(二) 仪式感的心理暗示:强化成人意识与身份认同


对于许多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关爱、社会认同的太阳村学子而言,“成人礼”的仪式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它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行为,帮助他们完成从少年到成人的心理建设,明确其社会角色,并唤醒内心沉睡的责任感。


首先,“穿越成人门”是整个仪式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环节。当学子们挥动左手,集体跨过这道门时,这一动作本身便构成了一个强烈的视觉与心理信号,宣告着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不仅是物理上的跨越,更是一个深刻的心理暗示,促使他们开始审视并接受成年人的身份,从内心认同自己即将承担起更重的人生责任。


其次,“加冠”仪式通过改变其外在形象,进一步巩固了这种身份认同。“爱心妈妈”亲手为他们穿戴礼服和礼帽,这一行为本身就充满了温情与仪式感,使其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祝福。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往往受到外部环境和他人评价的深刻影响。当这些孩子穿上象征成熟的礼服时,他们开始从“我”转变为“我们”中的一员,建立起对太阳村这个集体的强烈归属感,从而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再次,“三鞠躬”和“半膝礼”则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感恩教育闭环。“三鞠躬”环节依次向具体的支持者致敬,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哪些人的付出。而“半膝礼”则将感恩的对象拓展到更广泛的爱心人士,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整个社会关爱网络中的一环,从而将个人的感恩提升为对社会的感恩,培养其更宏大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集体宣誓和齐诵承诺,是将外部的期望内化为自我要求的关键一步。当所有学子齐声诵读“常怀感恩之心,将爱与精神传递下去”的承诺时,这不再是单个的誓言,而是一种集体信念的建立。这种集体性的承诺强化了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使他们深刻理解到,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他们对所有关爱者最有力的回应。


(三)动态演进与社会关怀:仪式内涵的不断丰富


尽管核心流程保持了高度的延续性,但“成人礼”并非一成不变。自2020年首届举办以来,其内容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拓展,体现出太阳村教育关怀的持续深化和前瞻视野。


一个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仪式细节的完善上。早期的活动在太阳村幼儿园操场举行,而后续则移至综合楼的会议室,场地的提升使得仪式的庄重感得以增强。在“加冠”环节,早期多采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服饰,而近年则根据活动主题和场合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仪式所承载的社会关怀也在不断延伸。例如,2025年的第六届“成人礼”上,县政法系统首次为一名保研研究生的学子捐助了3000元奖学金。这一举措打破了活动仅聚焦于大学入学的局限,将关怀延伸至研究生阶段,激励学子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成就,并深刻体会到社会支持的长远性与期待。


这种动态演进表明,“成人礼”是一个活态的、不断生长的教育实践。它不仅在形式上力求完美,更在内容上与时俱进,精准回应受助学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通过为研究生提供资助,活动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太阳村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不会止步于大学入学,而是希望他们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这种前瞻性的关怀,极大地增强了学子们对未来的信心与责任感,促使他们将这份爱转化为回馈社会的持久动力。


18d30498ff1246bcb0ac4d0d699fa0d3~tplv-tt-shrink_640_0.jpg

九江市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国发庄重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赠予准大学生们


五、“成人礼”的多维影响评估:从个体成长到社会价值的传递


都昌太阳村实施"党建带团建带队建"管理体系,成人礼作为太阳村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仪式化设计,不仅为参与者个人的成长赋予了深刻意义,更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扮演了连接爱心与受助群体的桥梁。


(一)对太阳村孩子的直接影响:个人成长、学业成就与社会融入


都昌太阳村自创办以来,其核心使命始终聚焦于帮助困境儿童完成从受助者到自立者的转变。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心理、学业和社会化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性的培育与支持。作为其教育帮扶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成人礼”项目通过其独特的仪式化设计,为太阳村的孩子们在迈向成年的关键节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见的社会支持,直接且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轨迹。


1、心理与价值观层面:强化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对于太阳村的孩子而言,最根本的挑战往往源于内心的创伤与价值感的缺失。许多孩子由于父母服刑、重病、失联或家庭贫困等原因,自小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自卑、孤僻、冷漠,甚至对社会充满怨恨与不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人礼”所承载的仪式化感恩教育,成为疗愈其心理创伤、重塑价值观的有力工具。


该仪式通过一系列庄重的环节,将抽象的社会关怀具体化为孩子们可以感知和铭记的体验。在仪式上,孩子们身着传统礼服,向太阳村工作人员行三鞠躬礼,分别表达对“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和“关怀之恩”的感谢。这种集体性的公开致谢,打破了他们可能存在的“被遗弃”或“不被需要”的负面认知,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被一个充满爱的社群所接纳和重视。正如一位准大学生在仪式上所言,是太阳村的关爱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并让他立志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另一位学生江会雯也表达了将所学用于报效国家的宏愿。


这些公开的感恩表达,其意义远不止于感谢本身,更在于将“感恩”与“回报社会”紧密相连,从而在孩子们心中根植了“感恩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太阳村的教育理念也强调,要将孩子培养成“对祖国、对家乡建设有用的人才”。这种价值观的塑造,与太阳村长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互补。机构多次从北京、西安等地聘请专业心理老师进行辅导,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而“成人礼”则是在孩子们即将独立走向社会的关口,用一场高规格的仪式将这种内在的价值观外化,使其成为一种公开的承诺和自我激励,这无疑对他们的心理建设起到了关键的催化作用。


2、学业表现层面:高考升学率与名校录取的量化证据


心理与价值观的正向塑造,最终体现在了学业成就的显著提升上。通过分析近五年的高考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太阳村学子在升学率,特别是进入高水平大学比例上的积极趋势,这为“成人礼”在激励学业方面的成效提供了有力的量化证据。


如表2-1所示,自2020年首届“成人礼”举办以来,太阳村的高考升学成绩便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2020年,22名考生中,3人考上一本,7人考上二本。到了2025年,43名考生中,一本上线人数增长至18人,二本上线人数稳定在17人。这表明,太阳村的教育帮扶体系,包括“成人礼”,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卓越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坚实的教育支持体系之上。在备考期间,太阳村不仅从生活上提供营养均衡的食谱和舒适的住宿环境,更在心理上给予他们专业疏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3 都昌县人民政府。此外,社会资源的集中注入也起到了关键的激励作用,例如九江银行为本科新生颁发笔记本电脑的“九银奖”,以及市县领导、政法系统等颁发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这些“大礼包”不仅是对他们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更高目标的追求。


3、社会化层面:构建可见的社会支持网络与促进身份融入


除了心理和学业上的直接提升,“成人礼”在社会化层面的影响同样深远。它不仅是一个个人成长的仪式,更是一个将社会支持网络具象化、可视化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孩子们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入。


仪式的举办,汇聚了来自政府、企业、慈善组织及社会各界的多方力量,构建了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支持网络。当市县领导、爱心企业家与志愿者们共同出席,为孩子们颁发助学金、奖学金和物资时,孩子们亲眼看到的是一个由不同角色构成的“成人世界”在向他们敞开怀抱。这种直观的接触,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的个体,而是被社会所关注和期待的一员。正如2025年一位准大学生段训宏所言:“进入大学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把太阳村的爱和精神传达下去。” 这种被看见和被认可的体验,是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石。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种社会化联系,太阳村建立了持续性的互动机制。例如,每月一次的“爱心妈妈”主题活动和每年的大学新生年会,都为孩子们与社会爱心人士提供了长期沟通的渠道。在年会上,已毕业的大学生们会回来进行学业报告,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与社会经验,诸如,2025年成人礼,已成功保研的但宣昭则现场与同伴分享人生体悟,让更多孩子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例证。这种代际传递的力量,推动学生群体从被动接受援助转向主动承担责任,部分毕业生如李世清甚至选择回到太阳村担任辅导员,将温暖与希望接力传递。这些精神上的传承,让在校的孩子们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并获得了相互启迪。


与此同时,太阳村也在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主动融入社会。其自有菜地、光伏电站等资源,通过“抓娃娃”活动或邀请游客采摘杨梅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参与劳动和与外界互动中,逐步建立起自信和社会参与感。此外,太阳村通过组织重阳节敬老、六一儿童节“微心愿”圆梦等公益活动,引导孩子们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其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成人礼”是太阳村社会化支持体系的高潮,而其背后一系列持续的、多元的互动活动,则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可见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孩子们未来的社会生活铺平了道路。


(二) 对社会青少年的辐射影响:榜样示范与公益意识的引导


都昌太阳村“成人礼”项目的影响,并未局限于其服务的特定群体,而是通过构建强大的榜样示范效应与直观的公益价值引导,成功地将激励与教育的触角延伸至更广泛的社会青少年群体。


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成人礼活动通过九江新闻网、中国江西网、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扩大了社会关注度。这些报道不仅讲述了受助儿童的励志故事,也传递了感恩、责任和自强的价值观,为社会青少年提供了正面榜样。


政府支持强化示范作用:都昌县政府、县关工委、县慈善总会等机构持续参与成人礼活动 ,为受助儿童颁发奖学金、赠送法律书籍,体现了政府对困境儿童群体的关怀。这种官方认可增强了成人礼活动的社会示范效应。


企业参与形成良好风尚:九江银行、景德镇都昌商会、洋河股份等企业连续多年参与成人礼捐赠活动,如2023年总捐赠超50万元 ,2024年为31名准大学生捐赠笔记本电脑 。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为社会青少年树立了榜样,促进了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成人礼”它不仅是一场为受助者举行的庆祝仪式,更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教育平台。通过传播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梦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励志故事,并直观展示社会各界如何通过集体行动支持这些孩子,该项目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特别是同龄青少年的价值观与行为选择。激发更广泛的青少年群体产生积极的社会认同与责任感。


1、榜样示范效应:传播“逆境成才”的励志故事


“成人礼”最显著的社会辐射效应,体现在它系统性地打造并传播了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逆境成才”励志故事。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和仪式化呈现,使其成为打破社会对困境儿童固有偏见、激发更广泛青少年奋斗精神的强效催化剂。


首先,这些故事是真实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太阳村的教育理念始终是将孩子们培养成“对祖国、对家乡建设有用的人才”,并鼓励他们发展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和自理能力。这一理念在六届“成人礼”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例如,太阳村孩子曹志明因其卓越表现,被团中央和团省委评为全国、全省“最美少年”,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榜样人物。此外,太阳村已成功培养超过100名儿童考入大专院校或研究生,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国家公务员或人民教师,以稳定的事业回报了社会的关爱。这些真实可触的成就,构成了“逆境成才”的核心证据,向外界证明了在社会支持体系的帮助下,困境儿童同样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其次,这些故事通过仪式化的场景得以放大和升华。在“成人礼”上,准大学生们身着传统礼服,逐一自信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录取学校及个人座右铭,这种集体性的亮相极大地提升了其事迹的可见度。以2020年首届“成人礼”为例,19位准大学生全部在发言中表达了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决心。其中,被江西中医药大学录取的江会雯明确表示,要将所学用于报效国家;而被赣南医学院录取的段瑶欣则因新冠疫情中医生的感人事迹深受触动,立志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职业理想,不仅展示了孩子们个人的志向,更将他们的未来与社会的公共福祉紧密相连,使“逆境成才”的故事超越了个人奋斗的范畴,他们通过自己的选择,证明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以与社会贡献同向而行,从而为社会青少年提供了可感可知的、具有积极引导作用的榜样。


2、公益价值引导:激发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除了提供具体的励志榜样,都昌太阳村“成人礼”项目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在于,它通过其自身运作模式,直观地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传递了正确的公益理念,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它所构建的并非单向的“施舍”关系,而是一个充满正向循环的“付出与回响”模型。


“成人礼”活动本身就是一场生动的公益示范。它吸引了来自政府(如都昌县关工委)、企业(如九江银行、洋河股份)以及慈善总会等多元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通过爱心人士参与和媒体报道的双重路径,对社会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定量数据显示,2020-2025年间参与活动的爱心企业累计捐赠金额达89.6万元,覆盖17所高校准大学生的助学支持,这种公开化的公益行为通过媒体传播形成了"大爱精神传递"的扩散效应。景德镇都昌商会、江西嘉博生物等企业的捐赠行为被《太阳村我的家》等村歌文化符号强化后,在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二次传播,触达青少年群体比例达62%19。心理评估报告指出,接触过相关报道的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得分较未接触者高出18.7个百分点,表明仪式化的慈善场景对青少年利他行为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直观地展示了公益事业并非少数人的责任,而是社会各个层面都能参与、都能发挥作用的系统工程。它让旁观者看到,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是企业的资源投入,亦或是个人的微小善举,都能汇聚成改变他人命运的强大力量。


更重要的是,该活动通过讲述受助者的真实成长故事,创造了强大的社会情绪产品。这些故事本身就成为了传播正能量、弘扬公益精神的鲜活载体,激励着更多处于困境中的儿童,并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投身公益事业。这种将受助者的成长与“回报社会”的责任直接挂钩的设计,让青少年观众深刻理解到,公益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可以通过个人行动融入日常生活的行为选择,从而激励他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即成为具有担当和情怀的时代新人。


0adf56e938984dad9929c582c8d8a428~tplv-tt-shrink_640_0.jpg


六、“成人礼”模式的核心价值: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都昌太阳村“成人礼”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模式设计,该模式蕴含了可被其他社会组织借鉴的核心价值。


其一,该模式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多维度资源整合”的协同帮扶网络。它打破了传统公益活动中捐赠方与受助方的单向关系,通过整合政府的公信力、企业的资源、媒体的传播力以及专业机构的教育方法,形成了一个互信、互助的良性循环,为困境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其二,该模式实现了“精神激励”与“物质支持”的深度融合。它巧妙地将物质奖励(奖学金、助学金、学习用品)与精神激励(社会荣誉、公开致谢、成人宣誓)相结合,使激励效果更具持久性和感染力,有效避免了单纯物质援助可能带来的依赖性,转而激发了服务对象的内在潜能与奋斗精神。


其三,该模式创造性地将“仪式化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节点干预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成人礼,将抽象的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具象的情感体验,使其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一个深刻而难忘的里程碑,有效提升了教育的仪式感与认同感。


都昌太阳村的成人礼活动,对其他教育机构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据资料显示,九江市多所普通中学(如同文中学、金安高中、九江七中、庐山市一中、瑞昌市一中)均举办了成人礼活动,其环节设计与太阳村成人礼高度相似,如穿越成人门、集体宣誓、赠送法律书籍等。


综上所述,太阳村成人礼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传统冠笄礼中“加冠示成年”的仪式感,与《民法典》赠送所代表的法治教育形成奇妙共鸣,让抽象的“成人责任”既有文化厚重感,又具现实指导意义。这种“仪式承载价值观、教育巩固成长力、社会资源提供支撑”的模式,它不仅为困境儿童提供了关键的成长支持,更通过其成功的运作模式,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教育与公益事业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范本。




附录:


“成人礼”宣誓词


逝水潺潺,斗转星移,幼年弹指去,大任今上肩。吾等面对皇天,足踏故土,凝视国旗,举臂立誓:立鸿鹄之志,展鲲鹏之翅,听党话,跟党走,不负韶华,勇往直前,永远做祖国忠诚之儿女,毕生为中华振兴而尽力,自即日始;揖告天下,以诚心待他人,以孝心事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献国家,诚实守信行事,光明磊落做人。


吾等山盟,以为坐标,今已成年,予等理当负重,吾之入列,民众将之逾感幸福,家园将之逾发锦绣,祖国将之逾加昌盛。


天地为鉴,夫子督行。十八而志,自奔前程。


行半膝礼,齐诵:“苍天作证,养于斯,长于斯,今已成人,当尽毕生精力报效祖国,造福乡梓。”


作者:翟元斌   央视融媒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栏目中心主编   雷锋杂志社雷锋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中国雷锋报荣誉顾问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声明:非经本报同意,本网站文章不得转载,如需转载,须注明来源于时代雷锋网。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时代雷锋网.com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