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德如光,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记傅华老师的教育人生(十二)时间:2025-03-31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成为学生心中不灭的灯塔。傅华老师,便是这样一位用爱与责任书写教育篇章的杰出教师,他用41年的从教生涯,诠释了“爱生如子”的深刻内涵,让师德之光熠熠生辉。 傅华在松原市前郭成吉思汗文化园留影 冬冬拍摄 一、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开启教育征程 傅华老师始终秉持着用雷锋精神育人的教育理念,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和灵魂的滋养。在他看来,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等品质,正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因此,他以身作则,带头学雷锋、做雷锋,成为孩子们身边实实在在的“雷锋”,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二、冬日里的温暖守护 在新立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兼班主任期间,傅华老师的每一天都从清晨的忙碌开始。冬季取暖季节,天还未亮,他就早早来到学校。教室里,他熟练地帮值日生扒炉灰、引炉子,动作娴熟而又充满温情。随着炉火渐渐旺盛,暖意弥漫整个教室,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当孩子们陆续走进教室,便能安心地坐下来学习功课、写作业。这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几乎成为傅华老师多年如一日的生活常态,成为孩子们冬日里最温暖的记忆。 上课的时候,若是教室还有些寒意,傅华老师总是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身上的棉上衣脱下来,轻轻披在衣服单薄的学生身上。他的动作轻柔,眼神中满是关切,那一刻,教室里的温度仿佛又上升了几分。学生们被老师的关爱深深感动,有的甚至眼眶泛红,落下泪来。这样的场景,在傅华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频繁上演,每一次都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学生们的心灵。 三、廉洁奉公,爱心助学 从教41年来,傅华老师始终坚守廉洁从教的底线,从未收受过学生或学生家长的一分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的这份坚守显得尤为难能可贵。然而对于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他却慷慨解囊,毫不吝啬。 傅华老师与受助的学生在一起 佚名拍摄 深井子镇中学的展宏爽、孙佳琪、单伟等同学,都曾得到过傅华老师的资助。从教41年来,对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着辍学的困境的学生,傅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自掏腰包,为孩子们代交学杂费、购买书本文具,有时还会额外给上几百元补贴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从不求回报,只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安心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至于为学生们花了多少钱,傅华老师早已记不清楚,但他知道,每一分钱都承载着他对学生的期望和关爱。 四、守护学生安全的“打水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傅华老师在校住宿。学校仅有一口大水井,位于教研室大门洞左侧外边。每逢冬季,井周围便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光滑如镜,学生们早上打水洗漱、晚上打水洗衣服时,稍不留意就可能滑倒掉进井里,十分危险。 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傅华老师主动承担起打水的任务。每天一大清早,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就已冒着严寒站在了大井跟前,一桶一桶地为各班学生打水。晚上下班后,他依然坚守岗位,继续为学生服务。在那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傅华老师忙碌的身影成为学校里一道独特而又温暖的风景。学生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傅爸爸”。这个称呼,不仅仅是对傅华老师的尊敬,更是对他深深的爱戴和依赖。 五、扶弱助残,传递爱心火炬 在深井子镇中学任教期间,傅华老师关注到了几位身体残疾的学生,如隋鑫、王立生、李超等。为了让他们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傅华老师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他不仅自己尽职尽责地照顾这些学生,还积极组建学雷锋扶弱助残课外小组。每个小组由3—5人组成,同学们分工明确,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对于受助的同学,小组成员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像王立生、李超这样行动不便的同学,上厕所需要同学背着去、背着回,上学和放学坐着轮椅,也需要小组同学每天接送。在初中三年的时间里,无论风雨如何,学雷锋扶弱助残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始终坚守岗位,精心照顾,从未有人喊过累、叫过苦。 看到这一幕,一位老教师于增泮感慨地说:“傅老师,我算彻底服您啦,您的学生真像您。”的确,傅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开出了绚烂的花朵,让爱的火炬在校园里不断传递。 六、细微之处见真情 傅华老师退休前住宿期间,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五月节,学生食堂为住宿老师每人煮了6个鸡蛋,这本是改善生活的福利,傅华老师却一个都舍不得吃。他心里惦记着一位初中一年级患病的小男孩,小男孩来自深井子镇龙坑村,因病卧床不起。 傅华老师拿着鸡蛋走进男孩子的宿舍时,小男孩还躺在被窝里。他轻声询问孩子吃药了没有,叮嘱孩子一会儿起来把药吃了,再到食堂吃点饭,把鸡蛋也吃了,要坚强乐观,这样病才能好得快。临走时,他把6个鸡蛋都送给了孩子,并告诉孩子这是学校食堂给煮的。孩子被老师的关怀深深打动,忍不住哭了起来。傅华老师温柔地安慰着孩子,还说一会儿会来送开水,帮他把饭从食堂打来。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饱含着傅华老师对学生深深的关爱,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孩子的心田。 傅华老师的教育生涯,是一部充满爱与奉献的史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爱生如子”的教育理念,将师德之光洒向每一位学生。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爱去浇灌每一朵祖国的花朵,让教育的天空更加灿烂辉煌。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相信会有更多的“傅华老师”涌现,他们将传承这份纯粹高尚的师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待续 )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