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以爱之名,点亮下一代的灯塔——傅华老师的关工之路(十七)
详细内容

以爱之名,点亮下一代的灯塔——傅华老师的关工之路(十七)

时间:2025-04-01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深井子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傅华老师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以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关爱,照亮了下一代成长的道路。党和国家对下一代工作的重视,犹如温暖的阳光,而傅华老师则是这片阳光下辛勤耕耘的园丁,在深井子镇关工委和深井子中学关工委的工作体系中,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壮丽篇章。


图片1.png

傅华在海勃日戈镇中学(原深井子镇中学)校园留影  王春光拍摄


〔一〕思想引领,点燃理想之光


本学期开学以来,深井子镇中学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突破,而这背后的关键人物便是傅华老师。他在初中一、二学年开展了多达36场演讲报告,讲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孙毅、雷锋、张思德、孔繁森、张海迪、杨利伟、许振超、周国知等伟人、名人、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这些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傅华老师深知引导的重要性。他通过生动的讲述,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深植入学生心中,助力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三学年的三场师生对话会上,他围绕学习的重要性、意义以及人生的理想、价值展开讨论,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与此同时,傅华老师还积极推动校园的学雷锋活动。在他的带领下,深井子镇中学组建了36个学雷锋课外小组,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他那句“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的口号,充满了力量和担当,成为学生们行动的指南。学生们在学雷锋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道德素养,还学会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2004年3月5—6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新闻观察”栏目播出的专题片——《草原上的活雷锋——傅华》,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专题片不仅是对傅华老师个人事迹的肯定,更是为全校师生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在傅华老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中好事层出不穷。党宁同学在长春人民公园拾到情侣表归还外国游客;初得伟、王丹雪同学拾到手表交给学校;李爽、孟昭会同学拾金不昧;陆旭东和张超同学主动清理会场垃圾……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却如同一颗颗星星之火,点燃了整个校园的正能量。


〔二〕爱心传递,守护成长之路


傅华老师常说:“关心青少年,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的关心和爱护,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2003年暑期,傅华老师在《视听导报》(松原版)上开辟了《付华德育信箱》专栏,每周发表一封写给青少年的信。这些信件,饱含着他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期望,涉及学习、生活、情感等多个方面。他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青少年答疑解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个专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教育专家的好评。到目前为止,傅华老师的《书信汇集》已装订了99本,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学生的来信。这些信件,是他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见证了他对学生的无私付出。


图片2.png

2003年傅华在《视听导报》第三版上开辟“付华德育信箱”冬冬拍摄


为了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政治思想工作,傅华老师对外开设了“傅华德育门诊”,并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热线电话。他以诚恳的态度为人们排忧解难,救助了许多人。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家庭矛盾,还是心理困惑,他都耐心倾听,给予帮助。在学校设置的“德育信箱”,更是成为了学生们倾诉心声的港湾。学生们有难事、闹心的事、想不开的事都写信给他,求得及时帮助。傅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关爱,他的乐于助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无私奉献成为他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德育信箱”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受到了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


傅华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他救助过许多学生,通过各种办法动员70多名学生返校重读,挽救了18名轻生者,解决了近千例早恋、绝食、离家出走等疑难问题。2003年3月11日,深井子镇中学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傅华老师兼任心理健康教师。他利用工作之余,做了大量的学生思想工作,帮助30多名学生排除了心理障碍,避免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使有心理障碍或者有心理缺陷的学生能健康成长。2004年上学期,他克服重重困难,自己编写一本“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受到了领导、师生的好评,前郭县教育局认可,讲德育课讲自编讲义,他的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创新探索,构建教育新篇


在德育工作中,傅华老师不仅注重传统的教育方式,还积极进行创新探索。本学期,他尝试“德育订单”的新探索,已经和长坨子小学王珊、王丹、张威同学的家长,以及深井子中学宋广旭、李洪志、梁小庆、冯林等同学的家长签定了“德育订单”。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功能。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社会则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三者紧密结合,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傅华老师的这一创新举措,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傅华老师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多年来一贯坚持用雷锋精神育人铸魂,立德树人。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方面,他的确下了很大功夫。近几年来,他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发表了德育论文30多篇,其中有6篇荣获了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他的个人传略、业绩已收入《中国当代教育家风采》《鲜红的党旗》等典籍中。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对德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傅华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尤其令人敬佩。2001年9月他被评为松原市“优秀教师”,2001—2002年度被评为松原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2003年6月被评为松原市关心下一代十大“先进个人标兵”。这些荣誉,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精神的赞扬。


傅华老师在深井子镇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关爱和责任。他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是家长们的贴心人,是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他的努力下,深井子镇的下一代正茁壮成长,他们将带着傅华老师传递的爱与希望,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傅华老师,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爱与奉献,书写着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篇章。【注:本文采用的事例、数据截止到2004年末;文中“本学期”是指2004年上学期,特此说明。】(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