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雷锋精神铸就教育之魂 ——记傅华老师的育人之路(十八)时间:2025-04-01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身影如熠熠星辰,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傅华老师便是其中一位。从1973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历经四十余载风雨,傅华老师始终坚守初心,以雷锋精神为灯塔,照亮育人征程,践行着“教书先育人,育人先铸魂”的教育理念 ,用平凡铸就伟大,在教育史册上书写了感人至深的篇章。 1978年在白城师院读书期间留影 佚名拍摄 一、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 1977年,傅华老师参加了首届高考,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投身于前郭县深井子镇中学的教育事业。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傅华老师便决心用雷锋精神滋养学生的心灵。第一节课,他就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并喊出“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的响亮口号,这句口号不仅是他的自我鞭策,更是为学生树立的精神标杆。 此后,傅华老师先后组建了920多个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在他的引领下,学雷锋活动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做好事成为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傅华老师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雷锋精神,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心怀大爱,传递温暖 1991年,我国安徽省遭受严重洪水灾害,傅华老师心系灾区人民,毫不犹豫地将独生女儿一年的保健费48元全部捐献给灾区。在他的带动下,一年(5)班课外学雷锋小组徐海军等7名同学也主动捐出零花钱。这份爱心不仅为灾区人民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在学生心中种下了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种子。不久后,他们收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表扬信,这不仅是对他们善举的肯定,更是对傅华老师育人成果的见证。 1990年3月以来,傅华老师统计的6个课外学雷锋小组的情况显示,学生做好事达501人次,共计150件,而实际的好事数量远不止这些。学生们在傅华老师的影响下,纷纷以雷锋为榜样,用行动诠释着善良与担当,难怪老师们会感慨“您的学生真像您”。傅华老师以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真正实现了雷锋堂兄、“中国好人”、湖南雷锋纪念馆原馆长雷孟宣的愿望:“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行动中发扬光大”。 当傅华老师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贵州日报记者关于麻风村小学的报道后,他被那里孩子们的困境深深触动。贵州省黔西县新村自立小学地处贫困山区,多数人患有麻风病,孩子们大多是残疾儿童,生活极度困苦。然而,令傅华老师动容的是,孩子们每周都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尽管贫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为了让这些孩子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傅华老师特制了20条红领巾寄给他们,并附上一封鼓励信,通过班主任王全老师转交给孩子们。他的爱人也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善举,帮忙打好包裹、一针一线缝好寄出。傅华老师的这一行为,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红领巾,更送去了希望和鼓励,让他们在困境中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关爱与支持,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立志成才。 三、尊老敬老,传承美德 1989年12月27日,中教一级工资补发后,傅华老师和爱人商量的第一件事,便是带着独生女儿去深井子镇敬老院看望18位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带去花生、糖块、白酒、袜子、挂历和春联等礼物,老人们被这份关爱深深感动。一位老大爷拉着傅华老师的手,含着眼泪说:“还是人民教师好啊!还是社会主义好啊!”傅华老师则谦逊地表示,要感谢党和人民,因为自己是党的孩子、人民的儿子。 傅华老师和德育班主任于彦伟、学生代表看望深井子镇敬老院老人 佚名拍摄 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节、八月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傅华老师都会带着女儿或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同学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这一坚持就是26年,从未间断。老人送走一批又一批,课外小组的同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傅华老师对老人们的关爱始终如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老人们在晚年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也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让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发扬光大。 四、桃李芬芳,精神传承 傅华老师的先进事迹,受到了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吉林省人民广播电台、松原市电视台、前郭电视台、《白城日报》、《松原日报》等近数十家新闻单位对他进行了报道。2002年“十六”大召开前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相继报道,更是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些报道不仅是对傅华老师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所践行的雷锋精神的弘扬。 2002年3月19日,深井子镇中学81届学生张洪臣和两名同学来看望傅华老师。张洪臣在部队服役期间,勇拦惊马救了5名少年儿童,荣获两次二等功,他的英雄壮举曾刊登在《解放军日报》头条头版。他将两枚二等功军功章和荣誉证书作为礼物送给傅华老师,他激动地说:“老师您坚持几十年学雷锋,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傅华老师为学生的进步和荣誉感到高兴和自豪,但起初坚决不收礼物,在学生的坚持下,才收下一枚军功章并代为保存。这一感人的师生互动场面,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更彰显了傅华老师育人的成功,他所传递的雷锋精神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激励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 傅华老师用41年的教育生涯,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书育人。他以雷锋精神为育人之魂,用爱心、耐心和恒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传承。在傅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升华,他是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像傅华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以雷锋精神为指引,用爱与责任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向傅华老师致敬,学习他的精神,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