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人非凡,崇德向善 ——傅华老师的故事(十九)时间:2025-04-02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物,他用六十余载的坚守,书写着崇德向善的壮丽篇章,他就是傅华老师。他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成为人们心中道德的楷模与精神的丰碑。 退休前傅华在给海勃日戈镇中学初中七年级学生上思品课 浩宇拍摄 一、成长岁月:苦难中播下雷锋精神的种子 傅华,出生于吉林松原,成长于特殊的年代。50后的他,在小的时候经历了我国三年自然灾害非常困难时期,忍饥挨饿、吃糠咽菜是生活的常态。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希望,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62年前,一位雷锋式的解放军战士走进了他的生活。那时傅华还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位解放军战士担任了他的校外辅导员。在与辅导员相处的日子里,雷锋的故事、雷锋的精神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傅华的内心世界,引领他步入了全国轰轰烈烈学雷锋的行列。从此,一颗学雷锋的种子在傅华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种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傅华是72届智育回潮高中毕业生,作为返乡知识青年,他在1973年4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在家乡新艾里当了5年民办教师。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他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1977年,他参加了首届高考,并于1979年8月毕业于白城师院政史系。之后,他被组织上分配到前郭县一所乡镇中学任教,这一去,就是35年。 二、教育之路:扎根草原,默默奉献光和热 在乡镇中学任教的35年里,傅华老师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他为了海勃日戈镇(原深井子镇)父老乡亲子女的前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 为了党在农村的基础教育事业,他放弃了5次进城任教、转行、提干的机会。他深知,农村的孩子更需要他这样的老师,更需要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然而,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在为农村教育事业拼搏的过程中,他失去了亲生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被打倒,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事业。他把对儿子的爱,化作了对学生们更深沉的关怀和期望,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2023年8月13日在松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向日葵分会小志愿者活动中傅华老师给与会家长孩子们讲雷锋故事 佚名拍摄 退休后,傅华老师依然心系下一代教育事业。他并没有因为离开了工作岗位而停止奉献,而是尽自己所能,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青少年一代的深切关怀,成为了教育界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三、崇德善举:以爱之名,温暖他人 (一)一条短信挽救了一个家庭 2008年6月5日,对于傅华老师来说,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收到了一条神秘的短信,短信中提到初三某班的张静同学因早恋被父母极力反对,想不通要服药自杀。情况危急,人命关天,傅华老师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找到了张静同学。 面对傅华老师,张静没有隐瞒事实真相,哭着倾诉了自己的“苦衷”。傅华老师深知,这个时候的张静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为了帮助张静摆脱困境,不影响她参加中考,也为了张静同学家庭的和谐幸福,傅华先后6次找张静同学谈话,做她的思想工作。同时,他又与学生家长两次见面交流、沟通、劝导、说服。 在傅华老师的努力下,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张静同学不仅与“男友”分手,而且也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当看到母女俩抱头痛哭,张父拉着自己的手感激涕零的时候,傅华老师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挽救了一个家庭,让这个家庭重新充满了阳光。 (二)引领学生践行雷锋精神 “傅老师,我也要参加学雷锋小组”,这是2009年3月5日傅华老师在海勃日戈镇中学初中一年(3)班作完了《雷锋,我们学习的道德楷模》演讲后,一帮孩子冲进傅华老师办公室里七嘴八舌喊出的第一句话。 傅华老师从事教育工作41年,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育人。他先后组建了920多个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每届学生们都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学雷锋、做好事。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有的学生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表扬;有的在部队勇拦惊马、救下5个少年儿童被授予欧阳海式的战士;有的在春城人民广场拾到一块情侣表交给外国游客失主手里,受到外宾高度赞扬;有三个课外学雷锋小组分别照顾三个残疾同学隋鑫、王立生、李超,整整三年。 傅华老师教过的学生,大多数都受到了他的深刻影响,他们做了好事不留名,默默在做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对人民和事业有益。傅华老师主张学雷锋要学实质、要抓住根本学,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要“真心实意学,脚踏实地做”。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成为了学生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三)帮扶叛逆女孩,不求回报 2014年,家住八三小区的一位女孩的母亲慕名找到傅华老师。原来,女孩在松原市某小学五年级就读,性格内向,脾气暴躁,经常和继父打仗,还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以自杀相威胁自己的妈妈和继父。 傅华老师了解情况后,凭借自己数十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三番五次接触这位叛逆的女孩。他耐心劝导,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般地对女孩进行帮扶。在经济上资助她,在精神上鼓励她。同时,傅华老师也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改变教育方式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这位女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在家和继父不打仗了,和母亲不顶嘴了,说话和气了,也愿意主动做家务了。而且学习进步很快,2018年参加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前郭五中。后来高考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四川成都某重点大学。 为了表示感谢,女孩的母亲和继父带着5000元钱找到了傅华老师,非得让他收下不可。但傅华老师拒绝了,他笑着说:“不辛苦,这是我的义务。你们不要介意,我一辈子从教从来没有收过学生的一分钱,这是规矩,不能破了这条规矩。”傅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高尚师德。 (四)用心用情的“追星族” 2020年11月17日,傅华应白城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郭岩部长邀请,在白城师范学院会议中心作了题为《奋斗,永远在路上》(——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我的奋斗故事】)学雷锋事迹报告,并被聘为白城师范学院校外辅导员。 2020年11月17日傅华被聘为母校白城师范学院校外辅导员 佚名拍摄 郭岩部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傅华老师是一个用心用情的“追星族”,他追的星是全中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楷模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傅华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动故事,为师生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洗礼。 作为白师杰出校友,傅华老师书写了白师人砥砺奋斗的生动传奇。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白师学子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传承雷锋精神,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四、精神传承:雷锋精神的坚定传播者 傅华老师62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他的事迹真实可信,感天动地,催人泪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是吉林省的“郭明义”,是“东北草原上的活雷锋”。他像“当代雷锋”郭明义、庒仕华、孙茂芳一样,成为了我们学习的道德楷模,是雷锋精神的真正传人。 他不仅自己践行雷锋精神,更将这种精神传播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他的学生们。在他的影响下,无数学生在心中种下了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们也将带着这种精神,去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傅华老师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在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造就学生。他从事教育工作41年,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注重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培养、灵魂塑造。老百姓说:“有这样好的人民教师,孩子交给他,我们一百个放心!”这是对傅华老师最高的赞誉,也是他一生奉献教育事业的最好见证。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傅华老师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他更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向着真、善、美不断迈进。他的故事,是一个凡人非凡的传奇,是崇德向善精神的生动体现。让我们以傅华老师为榜样,传承雷锋精神,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非凡人生。(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