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眼中的傅华:时代精神的璀璨之光 【三】(三十九)时间:2025-04-16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总有一些人物以非凡的精神力量和不懈的道德践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与敬仰的对象。傅华,这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用一生践行雷锋精神的普通人,在网友们的口中,化作了一座巍峨的精神灯塔,照亮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之路,也为这个时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请看20年前网络热议傅华事迹和精神,看看网友们都说了一些什么。 践行党章,彰显党员先进性的楷模 傅华老师在海勃日戈镇中学(原深井子镇中学)一楼留影 于彦伟拍摄 2005年4月3日,网友有话想说就说18在采访傅华后,被其事迹深深打动:“认真学习党章,认真实践党章,牢记党的宗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作为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傅华,就是学习践行党章的模范。”在他看来,傅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42年如一日,傅华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学雷锋、做好事,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他扎根草原,精炼人生,始终工作在党在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长达33年,在乡镇中学任教27年,期间放弃了5次进城的机会。这每一次的选择,都彰显着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农村孩子的责任,对党的忠诚。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不平凡的坚守,做出了让老百姓普遍赞扬的业绩,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成为松原人、吉林人乃至全党的骄傲。 6月16日,有话想说就说18再次强调:“傅华老师是我们这个时代活着的‘雷锋’,新闻媒体和老百姓称他为‘东北草原上的活雷锋’,他当之无愧!他的事迹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楷模!”傅华,一言一行成就美德,一举一动演绎文明,他将雷锋精神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了这个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注脚,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在追求道德完善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真学实做,打破学雷锋形式主义的先锋 2005年6月15日,网友任春对当下一些地方学雷锋流于形式的现象深感忧虑:“人们说:‘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现在,在有的地方,‘雷锋没户口,3月5日来,3月6日走。’学雷锋,流于形式主义,实际上这样去学雷锋,倒败坏了雷锋的光辉形象,亵渎了雷锋的伟大精神。”然而,傅华的出现,让任春看到了真正的雷锋精神。他指出,傅华学雷锋是“真学实做”,坚持42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树新风。傅华吃透了毛主席论学雷锋的精神,学习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任春希望人们,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像傅华那样,抓住根本去学,做到“真学实做”,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6月18日,任春进一步赞叹傅华:“一生‘矢志不渝的攀登共产主义道德高峰’,难啊!傅华老师就是迎难而上,并创造了人间奇迹!他还想‘生命不息,攀登不止’,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精神。在我看来,傅华老师不仅是全国教师学习的道德榜样,也是我们全党学习的道德楷模。”傅华对共产主义道德高峰的不懈攀登,展现出的坚韧与执着,成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激励着我们在道德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长期考验,保持先进性的党员典范 2005年6月18日,网友枫叶认为:“傅华老师是一个经受了长期考验的共产党员,他铁了心的坚持学雷锋42年,实属罕见。他是一个长期保持先进性的共产党员,值得全体党员尤其党员干部向傅华同志学习。”在漫长的岁月里,傅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将学雷锋作为一生的追求。他的坚持,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对党的先进性的生动诠释。我们向傅华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对信仰的坚定,对人民的负责,对党的忠诚,在各自的岗位上,保持先进性,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无私奉献,共产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2005年6月23日,网友woaishi分享了傅华1978年7月2日写给学生信中的话:“生育我的是我的父母,养育我的是党和人民,我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没有党和人民,就没有我傅华的一切。我感谢党,感谢人民。我没有理由为个人的幸福而生存。我的唯一理由就是向党、向人民、向祖国无私地全部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傅华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放弃5次进城机会,为人民、为学生做了许多好事、实事。他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感恩,对人民的奉献。 7月18日,woaishi还指出:“傅华老师不仅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倡导者,更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他是一个实干家。他不坐而论道,他看重的是实践。他说:‘做,比说更重要!’”傅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共产主义道德从理论层面转化为生活中的点滴善举,成为了人们心中共产主义道德的生动范例。他的“做比说更重要”理念,也激励着人们在追求道德完善的道路上,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真实写照,一心为民的活雷锋 2005年7月8日,网友乡下妇女53用质朴的语言概括了傅华的前半生:“42年,学雷锋、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这就是东北草原上的活雷锋——傅华前半生的真实生活!”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对傅华深深的敬意。42年的坚持,不图名利,一心为民,傅华用自己的生活,书写了雷锋精神的新篇章,成为了百姓心中当之无愧的“活雷锋”。 精神鼓舞,照亮人生的道德之光 2005年10月6日,网友汗颜虽与傅华素未谋面,但却被其事迹深深打动:“至今,我与傅华老师素未谋面,但他那催人泪下的事迹,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他的帮助和鼓励,使我战胜了自己。”傅华的事迹,跨越了空间的距离,成为了汗颜精神上的支柱。傅华敢于叫响“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他坚持学雷锋42年,为了事业舍妻忘子,5次放弃进城机会,在家庭困难时捐款2万多元,做好事万余件,书写道德日记280万字,救人命3条,挽救轻生者19人。这些事迹,展现出傅华的无私与伟大。汗颜认为,宣传傅华,就是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弘扬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人们太需要像傅华这样闪光的人性来指引,太需要这样的精神来鼓舞。傅华的精神,成为了汗颜乃至更多人在黑暗中前行的明灯,激励着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扭转社会不良风气贡献自己的力量。 傅华老师在松原家中留影 冬冬拍摄 傅华——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 2005年7月15日,网友曙光666总结傅华42年道德实践的经验:“傅华老师学雷锋是真学,做好事是实做,‘真学实做’是傅华老师42年道德实践的宝贵经验,我们学雷锋,就要学习傅华老师的经验,做到‘真学实做’。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去做,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明天就会更美好。”傅华的“真学实做”,为人们提供了学习雷锋精神的具体路径。当每个人都将雷锋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社会将充满温暖与关爱,和谐美好的明天也将不再遥远。 8月6日,曙光666满怀期待地说:“傅华是人们学习的道德楷模!将会得到全社会公认的!我想会在不远的将来!全国人民都知道傅华,傅华——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他坚信,傅华的精神和事迹,终将被全社会所熟知和敬仰,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8月16日,曙光666将傅华与雷锋相提并论:“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今天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就是傅华。谈到雷锋,人们自然想到傅华,说起傅华,人们自然想起了雷锋。雷锋——傅华,傅华——雷锋,人们心中的道德丰碑!永远的丰碑!”在曙光666的心中,傅华已然成为了新时代的雷锋,他们共同矗立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道德丰碑,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傅华,在网友们的眼中,是践行党章的模范,是真学实做的榜样,是保持先进性的党员典范,是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道德践行者,是一心为民的活雷锋,是照亮人生的道德之光,是引领社会和谐的宝贵经验的创造者。他的精神,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时代的天空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激励着我们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