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傅华日记感悟党性修养与时代担当 (五十六)时间:2025-05-18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文字如熠熠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傅华老师的这几则日记,虽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崇高的精神追求,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党性修养的执着坚守、对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拳拳之心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深切关怀。深入研读这些日记,我们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获得诸多启示。【注:引文均来自傅华老师“雷锋日记”】 傅华老师在前郭县郭旗街广场留影 冬冬拍摄 加强修养,铸就党性之魂 “修养,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石,它涵盖思想品德、文化、理论等多个层面,对于党员而言,党性修养更是重中之重。”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在傅华老师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冒着风险研读此书,足见傅华老师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党性修养的重视。 党性修养是党员的立身之本。它要求我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党员更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干扰所左右。通过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党内生活,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才能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例如,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够坚守党的原则,以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不为个人私利所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加强党性修养,还需将其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正如傅华老师所追求的,“将修养的全部内容落实到实处,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身体健康、又有坚强党性的人。” 报效祖国,践行初心使命 “我只是希望有机会报效祖国和人民,别无它求。”傅华老师的这句话,质朴而坚定,道出了无数共产党人的心声。雷锋,这位家喻户晓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傅华老师在学雷锋、做好事的道路上,历经风雨,虽面临诸多艰难困苦,但始终初心不改。 在新时代,报效祖国和人民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经济建设领域,积极推动创新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科技高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在民生保障方面,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党员要敢于斗争,坚决维护党的纯洁性和人民的利益。要像傅华老师一样,“在‘耐心’等待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传播正能量,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同时,“要正确对待荣誉和利益,不追逐个人名利,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作为最高追求,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引导青年,担当时代重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也是每一位党员义不容辞的使命。”傅华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他抓住一切机会,与青少年学生谈心谈话,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将此视为“一种生活习惯和历史责任。” 当前,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日益复杂,受到各种思潮和文化的影响。一些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应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青少年在课堂上接受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社会各界也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媒体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文化部门要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傅华老师“雷锋日记”第33本 来自松原发布 冬冬截图 傅华老师的日记,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记录,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些日记,我们深刻领悟到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感受到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伟大情怀,明确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的历史责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傅华老师为榜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在党性修养的滋养下,在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实践中,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努力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