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微言大义中的精神丰碑:解码傅华微信语录里的人生智慧 (八十六)
详细内容

微言大义中的精神丰碑:解码傅华微信语录里的人生智慧 (八十六)

时间:2025-06-01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傅华老师的微信语录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光,字字珠玑,饱含着对人生、道德、教育的深刻思考。这些简短而有力的话语,既是他个人几十年人生阅历的凝练,更是一座指引人们前行的精神灯塔。从自我认知到处世哲学,从道德实践到精神追求,每一条语录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为我们的生活与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图片1.png

傅华老师在前郭三中留影  浩宇拍摄


“人,既不能过高估价自己,也不能过低估价自己。过高了容易自满,产生骄气;过低了容易自卑,丧失自信。人应该正确估价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傅华老师对自我认知的深刻见解,直击现代人的心灵痛点。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比较的社会中,人们常常陷入自我评价的误区,或因一时的成就而骄傲自满,或因暂时的挫折而妄自菲薄。而傅华老师倡导的“自知之明”,正是一剂平衡心灵的良药。他以自身经历为鉴,在取得诸多荣誉与成就后,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赞誉冲昏头脑;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从不自我否定,始终坚定前行的信念。这种对自我的精准把握,让他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稳健而从容。


“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这是我一贯遵循的生活原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这样做不仅身心愉悦,而且心里也踏实。”傅华老师的低调哲学,彰显出一种超凡的人生境界。在功利浮躁的社会风气下,许多人追求高调炫耀,渴望吸引他人目光,而傅华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默默奉献,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与公益事业中,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他组建920个课外小组带领学生践行雷锋精神,帮助无数贫困学生重返校园,这些非凡的善举,他都选择默默去做,不求回报与掌声。正是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让他能够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在心灵的净土中收获真正的满足与安宁。


图片2.png

傅华老师在松原查干湖留影  冬冬拍摄


“人贵有志,志贵有恒。”这不仅是傅华老师教育学生的箴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从10岁响应毛主席号召投身学雷锋活动,到62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谛。在乡村教育的艰苦环境中,他的教育理想从未动摇;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志向,持之以恒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榜样,也激励着更多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永不言弃。


傅华老师对“真”的执着追求,在“力戒假话、大话、空话,搞假大空虽然对个人可能‘有益’,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却十分有害。说真话、做真事、当真人,做到‘三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却十分有益”这句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虚假与浮躁之风时有存在,但傅华老师始终坚守诚信的底线。在教育工作中,他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敷衍、不虚假;在社会公益事业中,他脚踏实地,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他人,从不做表面文章。这种对“真”的坚守,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担当,为净化社会风气树立了标杆。


“小事,要懂得宽容,‘难得糊涂’;大事,要头脑清醒,‘难不糊涂’。”傅华老师的处世智慧,展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人生分寸感。在人际交往与生活琐事中,他倡导以宽容之心待人,不斤斤计较,用豁达的胸怀化解矛盾与冲突;而在原则问题和重大抉择面前,他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底线,不随波逐流。这种张弛有度的处世之道,让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中,既能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又能在关键时刻坚守正道,做出正确的选择。


图片3.png

傅华老师“雷锋日记”  冬冬拍摄于2021年1月8日


“践行雷锋精神,要从心做起。”“学雷锋,做好事。贵在自觉、贵在坚持、贵在真学实做、贵在默默无私奉献。”傅华老师对雷锋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践行,贯穿于他的一生。如果你翻开傅华老师“雷锋日记”,你的心灵会受到强烈震撼。他认为,学习雷锋精神不是流于形式的口号,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行动。从组建课外小组带领学生学习雷锋,到自己坚持数十年做好事,他将雷锋精神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他的行动证明,真正的雷锋精神传承,需要自觉自愿的付出,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更需要默默无私的奉献,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与赞扬。


“物质生活,要知足常乐;精神生活,要不知足而常乐。”傅华老师对物质与精神的辩证思考,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深刻启示。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许多人陷入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中,而傅华老师却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对物质需求不贪婪、不奢求,以知足的心态享受生活的平淡与真实。与此同时,他在精神层面却永不止步,不断追求道德修养的提升,积极传播正能量,用丰富的精神世界滋养自己与他人的心灵。这种对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把握,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智慧与幸福。


傅华老师的微信语录,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话语,不仅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展现,更是留给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当从这些微信语录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正确的自我认知、低调的处世态度、坚定的人生志向、真诚的做人原则,践行雷锋精神,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让自己的人生在傅华老师精神的指引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