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为帆 奋斗作桨:一位老党员的精神航程 (九十二)时间:2025-06-05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以执着的信念与不懈的追求,勾勒出令人敬仰的精神轨迹。傅华同志向党支部提交的两份思想汇报,犹如两帧生动的剪影,清晰展现出一位老党员在2022年的思想淬炼、精神成长与实践担当。从理论学习的深耕细作,到雷锋精神的躬身践行,再到对党的事业的赤诚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扬起信仰之帆,划动奋斗之桨,驶向精神的远方。 傅华老师在查干湖留影 冬冬拍摄 理论学习是思想成长的基石。傅华同志将2022年视为“学习之年、奋斗之年”,以“学习永远在路上,阅读永无止境”为信念,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养分。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阅读《人民日报》《求是》等党报党刊,筑牢思想根基。同时,广泛涉猎党史、领袖传记等书籍,从《马克思传》中探寻真理的源头,在《跟毛泽东学读书》中感悟伟人的学习智慧,通过《百年大党何以引领新时代》领悟党的发展密码。在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时,他以日均阅读18.4页的节奏,逐字逐句研读;研读《为什么是毛泽东》,用时27天,日均阅读13703.7字,真正做到了“细读、精读”。这种对理论学习的严谨态度,不仅增长了他的党史知识,更提升了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使他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雷锋精神是傅华同志一生践行的准则。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将“真学实做”作为59年来学雷锋的经验总结。得知同小区工人师傅刘英文重伤住院,他和老伴立即送去鸡、鹅和大米;春节后,一家人前往前郭县乌兰塔拉乡东太平村看望残疾学生家庭,送上物资和慰问金。这些善举,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每一个行动都饱含着对他人的关爱,每一份奉献都彰显着雷锋精神的光芒。他不仅自己践行雷锋精神,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荣获冰城“活雷锋”荣誉称号,被聘为哈尔滨市打造“活雷锋之城”指导顾问。在他身上,雷锋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融入到平凡的生活中,成为照亮他人的温暖光芒。 2020年10月3日傅华老师在白城留影 冬冬拍摄 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傅华同志始终保持着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关工委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学习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郭素英的先进事迹,他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他撰写学习心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在关心下一代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他注重自身思想修养和党性修养的提升,以雷锋、焦裕禄、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张子祥等先进人物为榜样,“见贤思齐”,不断反思反省,努力向先进人物看齐,提高人生价值的含金量。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精神,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初心和担当。 在生活中,傅华同志也始终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他将房子装修,打造属于自己的书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了少年时代的梦想。在他眼中,美好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精神的充实。他在读书学习中享受乐趣,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幸福,在参与公益中实现价值。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使他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意义。 傅华老师的“知行斋”书房 文静拍摄 傅华同志的思想汇报,是他2022年生活与思想的真实写照,更是一名老党员坚守信仰、不懈奋斗的生动缩影。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理论学习的深度、践行精神的力度、奉献社会的热度和热爱生活的温度。他以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共产党员都应保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像傅华这样的党员,以信仰为帆,以奋斗作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让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放光芒。(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