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恩如光,雷锋精神共传承:傅华与乌坤明的精神纽带 (九十六)时间:2025-06-06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情谊如同璀璨星辰,在时光的流转中熠熠生辉。傅华与乌坤明这对师生,因雷锋结缘,在长达47年的岁月里,携手同行在学雷锋的道路上。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深厚师生情的见证,更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的生动写照,宛如一首激昂的赞歌,奏响在精神文明的广阔天地间。 2025年5月26日恩师乌坤明向学生傅华介绍《平易近人》一书 冬冬拍摄 1978年,傅华与乌坤明师生相识相知,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段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悄然生根发芽。47年来傅华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恩师乌坤明汇报自己的思想,也从来没有间断师生之间学雷锋体会、感受的交流。“47年来乌坤明老师总是一直在支持我、鼓励我、鞭策我”,傅华的话语中满是对恩师的感激与敬重。乌坤明老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傅华在学雷锋道路上前行的方向,无论是过去每年三月五日前夕的书信往来,还是如今借助手机、电话、微博、微信的频繁沟通,都承载着师生间深厚的情感与对雷锋精神的共同坚守。 2014年,首届“吉林好人”评选中,傅华与乌坤明师生俩双双入选,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品德与善举的高度认可,更是他们共同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力见证。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吉林好人”的深刻内涵,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在白山松水间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 乌坤明老师写给傅华的信,字里行间满是关爱、鼓励与期望。2012年3月5日,乌老师在信中深情地说:“你坚持学习雷锋49年如一日,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实在令人感动,令人钦佩,令人学习。”寥寥数语,却饱含着对傅华持之以恒践行雷锋精神的赞赏。他深刻地剖析傅华的行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情操和纯洁的党性”。 2012年3月5日恩师乌坤明写给学生傅华的书信 冬冬拍摄 乌老师将傅华与当代学雷锋的楷模郭明义相提并论,赞扬他们以平凡而伟大的行为,践行和传承了雷锋精神,回应了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他鼓励傅华“把雷锋精神这艘道德的航空母舰,驶向精神文明的海洋,乘长风,破万里浪,永远向前”,话语中充满了对傅华的信任与期许,激励着傅华在弘扬雷锋精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24年9月28日,在祖国华诞75周年之际,乌老师再次寄来饱含深情的信件。他为傅华送上三枚纪念章,每一枚都寓意深远。赠雷锋纪念章,是对傅华光荣走过雷锋之路60多年的肯定,希望他“铸雷锋之魂,做雷锋之人”,感恩雷锋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传递雷锋精神;赠党徽,是对傅华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为党献身,爱党、护党、为党事业奋斗终身的鼓励,感恩党的培养;赠校徽,则是对傅华作为白城师范学院学子,为母校增光的赞扬,“你是母校的光荣,是母校培养恩泽之光,永远不忘母校成长的摇篮”。乌老师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傅华的心田,更激励着他在精神追求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乌坤明老师对傅华“思想汇报”的评论,更是展现出对傅华的高度认可与赞赏。“2025年1月3日组织上没严格要求写思想汇报,你却坚持50年向党组织写30万字思想汇报,续写雷锋日记也坚持了62年,字逾430万字,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傅华老师“雷锋日记” 冬冬拍摄 乌老师对傅华的坚持深感敬佩,认为他“把政治生命,把思想和灵魂都交给了党”,对党无限忠诚,难能可贵。他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赞扬傅华不断总结经验,清楚认识自己的亮点与不足,向组织汇报并取得帮助的行为。在乌老师眼中,傅华“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党员,而且是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是我党9918.5万名党员队伍中的优秀代表,是时代先锋”。他鼓励傅华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同时也关心傅华的身体,提醒他注意休息,适度忙“工作”,展现出恩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傅华与乌坤明师生的友谊故事,是雷锋精神传承的生动体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即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热爱祖国。他们的精神,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鼓舞,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中,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师恩如光,照亮前行的道路;雷锋精神,铸就不朽的灵魂。傅华与乌坤明师生,在岁月的磨砺中,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神传奇。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追求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雷锋精神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温暖整个社会。(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