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精神灯塔的永恒光芒:傅华的人生哲学与价值坚守 (一百二十二)
详细内容

精神灯塔的永恒光芒:傅华的人生哲学与价值坚守 (一百二十二)

时间:2025-06-27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傅华的微信语录中,每一句话都凝结着对人生、道德与教育的深刻思考。从道德底线的坚守到家国情怀的彰显,从教育责任的担当到社会善恶的洞察,他以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精神图谱,展现出一位教育工作者、道德践行者的崇高境界。这些话语不仅是个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照亮他人前行道路的精神灯塔。


图片1.png

2012年3月3日傅华老师在北京留影  佚名摄


一、道德基石:良心、良知与美德的价值觉醒


傅华将“良心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良知是做人的根本;美德是人生的财富”作为人生信条,深刻揭示了道德在生命中的核心地位。在他看来,良心与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逾越的精神红线。无论是面对个人利益的诱惑,还是复杂社会的考验,都必须坚守这一底线。


他特别强调美德作为人生财富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比金钱更为珍贵的精神资产。焦裕禄、雷锋、郭明义等时代楷模,正是因为拥有高尚的美德,才成为傅华一生学习的榜样。这种对道德价值的深刻认知,源于他长期的道德实践与自我反思,也成为他一生坚守的精神坐标。


二、家国情怀:从个人奉献到家国担当的升华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傅华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他坦言自己更关注国事与天下事,对家事的投入相对较少。这种选择并非对家庭的忽视,而是源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在他的日记中,对老伴的愧疚之情溢于言表,但他深知,个人的小家庭与国家的大命运紧密相连,在两者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图片2.png

傅华老师和老伴文静在松原查干湖留影  冬冬摄


退休后,他主动承担家务,既是对家庭责任的弥补,更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这种从“大家”到“小家”的回归,展现了他对人生不同阶段责任的深刻理解与平衡智慧。而“仰望星空,怀揣理想;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箴言,则将这种家国情怀升华为具体的行动指南。


三、师者风范:师德修养与教育担当的完美统一


作为一名教师,傅华对师德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教师的德行是教育的根本,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服与敬佩。在他看来,“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无声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


他特别强调教师在社会中的示范作用,认为教师的文明言行不仅影响学生,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这种对教师责任的深刻认知,源于他自身的教育实践。在41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


四、感恩之心:从师恩铭记到家风传承的精神脉络


傅华对生命中遇到的好老师充满感激之情。陈兰光、佟振文、司玉洁、李志武、乌坤明等老师,以及共和国四大著名讲演家之一的李燕杰教授,都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坚守理想。这种师恩铭记,成为他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图片3.png

1991年10月1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傅华与恩师李燕杰等人合影,第二排右二是李燕杰教授,左二是李燕杰夫人齐绍华,前面的是傅华  佚名摄


他对父亲的追忆,则展现了家风传承的重要性。“他总是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教育我、用古代先贤、民族英雄、当代英模的事迹和精神激励我。”父亲即是傅华人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傅华第一任人生导师。这种家庭教育不仅塑造了他的人格,更培养了他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从师恩到家风,傅华完成了从个人成长到精神传承的升华。


五、社会洞察:对善恶美丑的理性思考与积极行动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傅华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深知“社会上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社会上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但他没有选择消极回避,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宣传光明、弘扬真善美,正视阴暗、批判假丑恶。这种理性的思考与积极的行动,展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他强调,“面对错误认识和不良现象,要敢于批评、善于引导。”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面对社会问题,都要有正义感和捍卫真理的勇气。这种精神,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傅华的微信语录,是他人生哲学的凝练表达,更是一座精神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道德的力量、家国的情怀、师者的担当、感恩的初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些品质不仅成就了他个人的人生价值,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道德榜样。在当今时代,傅华身上所体现的雷锋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我们坚守道德底线,胸怀家国天下,勇担社会责任,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这座精神灯塔的光芒,将永远照亮我们的精神家园。(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