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跨越时空的教育薪火:毛蓓蕾与傅华的精神传承之路 (一百二十五)
详细内容

跨越时空的教育薪火:毛蓓蕾与傅华的精神传承之路 (一百二十五)

时间:2025-06-28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教育的星河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星辰,用毕生的光芒照亮育人之路。毛蓓蕾,这位从13岁踏上教坛,将一生奉献给小学教育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以“心之育”的理念,成为无数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标杆。而傅华,一位扎根乡村教育的青年教师,在1981年以书信的方式,向毛蓓蕾表达了敬仰与求教之意。两位教师虽身处不同地域、不同人生阶段,却因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共同谱写了一曲跨越时空的教育赞歌,展现出教育精神传承的强大力量。

图片1.png

毛蓓蕾老师《心之育》一书  冬冬摄


一、毛蓓蕾:用生命书写教育的华章


毛蓓蕾的教育生涯,是一部充满爱与奉献的史诗。从13岁因失学走上教坛,她便深知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秉持着“孩子们的事没一件是小事”的信念,在教育一线深耕不辍。20世纪80年代初,她率先探索小学德育课程,提出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和谐性的教育原则,影响全国,成为首位思想品德学科特级教师。


在她的教育实践中,“用爱拨亮孩子心中的灯”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面对因受欺负而携带铁器防身的学生,她耐心引导,联系家长与警官,给予学生切实的保护与关怀;对于不认继母的孩子,她巧用童话故事,引导孩子发现继母的爱,化解家庭矛盾。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在毛蓓蕾眼中都是关乎孩子成长的大事,她用细腻的爱与智慧,为学生驱散成长道路上的阴霾。


即便在身患肺癌晚期时,毛蓓蕾依然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她拒绝他人代笔,强忍病痛,坚持亲自撰写教育心得。从《毛蓓蕾少先队教育文集》到凝聚一生心血的《心之育》,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孩子们的牵挂。离世前,她还不忘叮嘱徒弟“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我们的孩子”,这份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令人动容。


二、傅华的仰望与追寻:书信中的教育初心


1981年,28岁的傅华还是一位青年教师。当他读到介绍毛蓓蕾班主任工作的书籍,看到报纸上关于毛蓓蕾先进事迹的报道时,内心深受触动。他怀着崇敬与渴望,提笔给毛蓓蕾写信,信中满是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追求。


傅华希望毛蓓蕾能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文字,留存于世,更建议《人民日报》开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专栏,促进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他还恳请毛蓓蕾分享落后生思想转化工作的经验,并打算将相关资料转赠母校,让更多老师受益。这些想法,不仅展现了傅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更体现了他希望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远大抱负。


毛蓓蕾的复函虽因工作繁忙未能满足傅华撰写文章的请求,但她对傅华勤奋好学、立志教育事业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她将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身上,还贴心地向傅华推荐教育刊物,这份关怀与鼓励,如同明灯,照亮了傅华的教育之路,也让教育精神的传承有了新的起点。


三、精神的共鸣与传承:教育者的使命担当


毛蓓蕾与傅华,虽未曾谋面,但通过书信,他们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毛蓓蕾用爱与奉献诠释教育的真谛,傅华则以仰望与追寻的姿态,汲取前辈的智慧与力量。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在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意义。


傅华在毛蓓蕾的影响下,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他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践行着毛蓓蕾“用爱拨亮孩子心中的灯”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无论是在乡村教育的艰苦环境中,还是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傅华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传承着毛蓓蕾的教育精神,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发扬教育家精神。


图片2.png

1981年9月15日毛蓓蕾写给傅华的复函  冬冬摄


从毛蓓蕾到傅华,我们看到了教育精神的接力传递。这种传承,不仅是经验与方法的延续,更是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与责任担当的传递。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在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爱与智慧培育祖国的未来。


四、教育薪火永相传:照亮未来的希望之光


毛蓓蕾与傅华的故事,是教育精神传承的生动写照。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事业,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传承者与接力者。毛蓓蕾用生命铸就的教育经典,傅华以行动践行的教育坚守,共同构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图片3.png

傅华老师在给学生讲思政课  佚名摄


在当今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更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应从前辈手中接过教育的火炬,以毛蓓蕾和傅华为榜样,心怀对教育的热爱与敬畏,用爱与责任滋养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教育的薪火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毛蓓蕾与傅华的教育故事,是一首永恒的赞歌,它歌颂着教育者的无私奉献,赞美着教育精神的代代传承。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共同书写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篇章。(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程   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