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如磐 ——傅华的精神征程(三)时间:2025-03-27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坚持与奉献,成为时代精神的坐标。傅华,便是这样一位在松原大地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用长达六十二年的不懈努力,诠释着信仰的磅礴力量,让雷锋精神在岁月长河中持续闪耀。 2016年金秋松原查干湖留影 冬冬拍摄 傅华的故事开始于六十二年前,那时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少年时代的傅华深受触动,在一位雷锋式的五好战士校外辅导员亲自引领、教诲下,一颗雷锋精神的种子在他心田里悄然种下。从那一刻起,这颗种子便开始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支撑着他走过漫长的岁月,在学雷锋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六十二载,是一段极为漫长的时光,足以改变许多人和事,但傅华对雷锋精神的坚守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他深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他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份难事变成了一生的事业。数万件好事,每一件都是他信仰的注脚,每一次伸出援手,都是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无论是帮助孤寡老人解决生活难题,还是为贫困学子提供学习上的资助;无论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挺身而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关心身边的人,傅华总是毫不犹豫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与力量。在他眼中,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是他的责任,每一次助人的机会都是践行信仰的契机。 傅华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个人身体力行地学雷锋,更在于他积极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从教41年来,他组建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920多个,引领他们向雷锋学习,向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学习,向所有的英雄模范学习。52年前他那句“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口号,充满了担当与力量,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座右铭。在他的引领下,学习雷锋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在松原大地上形成了一股蔚然成风的社会潮流。 退休,对于许多人来说,意味着开启一段悠闲的晚年生活,但对于傅华而言,却是他学雷锋事业的新起点。他退休不褪色,离职不离岗。怀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比热爱,怀着对雷锋、雷锋精神的无限敬仰,继续奔走在传播雷锋精神的道路上。近10年来他应邀走进高校,与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们分享雷锋的故事,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年轻一代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传承雷锋精神的火种;他走进社区,将温暖与关怀带给社区居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染着每一个人,让社区成为弘扬正能量的温馨家园;他走进中小学校园,在孩子们纯真的心灵中播下雷锋精神的种子,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有爱心、有担当的栋梁之材。 2025年3月5日在前郭县实验小学做学雷锋事迹报告 肖春艳拍摄 至今,傅华已做了58场学雷锋事迹报告,受众人数达数万人。每一场报告,他都倾尽全力,将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听众。他的话语中饱含着深情,他的故事中充满了力量,让每一位听众都深受感动和鼓舞。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精神使者,将雷锋精神的光芒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信仰的力量,激励着大家在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傅华的信仰,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是对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他用一生的时间,书写了一部关于信仰与奉献的壮丽史诗。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可以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和时间的推敲,可以跨越生活的艰难险阻;看到了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他的事迹和精神告诉我们,信仰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体现和传承。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傅华一样,心怀信仰,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心”做起,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为经常,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也将充满无限的希望。(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