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傅华的故事(十一)
详细内容

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傅华的故事(十一)

时间:2025-03-31     作者:中国雷锋报【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他人心中的楷模。傅华,便是这样一位将学雷锋、做好事融入日常生活的人,他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片10.png

傅华在松原留影  冬冬拍摄


傅华与雷锋精神的渊源,始于他10岁那年。当时,学雷锋的热潮席卷全国,年幼的傅华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英雄的种子。在他看来,学雷锋、做好事是成为英雄的途径,而成为英雄,便能有机会到北京见到毛主席。这个纯真的愿望,成为了他最初践行雷锋精神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傅华做好事的经历越来越多,学雷锋不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目标,而逐渐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他都始终坚守着这份初心,将雷锋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学生时代的傅华,就展现出了对雷锋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在中学、高中和大学时期,他主动承担起食堂助炊的任务,利用休息时间帮助食堂师傅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捡碗筷、擦桌子、打扫食堂卫生、摆放桌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傅华却做得认真而执着。他的行为不仅减轻了食堂师傅们的工作负担,还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主动参与到助炊活动中来,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实行开门办学,学校在农忙时节会放农忙假,师生们深入到村屯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傅华每次都积极参与其中,无论是春耕、插秧、除草还是收割庄稼,他都毫不退缩,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中。他不仅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传授他们劳动技巧,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同时,傅华还不忘将雷锋精神带到农村。他放下行李后,总是第一时间抄起扫帚打扫院子,拿起扁担挑水,为村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的热情和真诚感染了每一个人,让村民们感受到了老红军、老八路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工作作风。傅华用自己的行动,在农村这片土地上播下了雷锋精神的种子,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受到了雷锋精神的鼓舞。


在傅华的诸多善举中,有几件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一次他在长春火车站候车室看到一位盲人大叔焦急地寻找卫生间,“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迷茫。傅华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主动询问大叔的需求,并表示愿意帮助他。然而大叔却对傅华充满了警惕,双手死死地把书包搂在怀里,担心傅华是坏人或骗子。面对大叔的误解,傅华并没有生气或放弃,而是耐心地向大叔解释自己的来意,并承诺会确保他的安全。最终大叔放下了戒心,接受了傅华的帮助。傅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大叔前往卫生间,解完手后又将他送回原地候车。为了让大叔安心,傅华还仔细地告知他火车进站的时间,并嘱咐旁边的乘客在大叔上车时给予照顾。傅华的这一系列举动,不仅感动了盲人大叔,也感动了周围的人们。大叔激动地拉着傅华的手,为自己最初的误解表示歉意,并感慨地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傅华则微笑着回应:“大叔,没关系。帮助你是我应尽的责任。”这句简单而质朴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傅华内心深处对雷锋精神的坚守和对他人的关爱。


还有一次,傅华乘火车赴京开会,在列车上遇到了一位内蒙古军区的小战士学雷锋、做好事,用扫帚打扫车厢卫生。然而小战士的行为却遭到了坐在傅华对面的两位时髦女孩的嘲讽和讥笑。她们阴阳怪气地说:“都什么年头啦,大兵还在学雷锋呢。”面对这种情况,傅华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毅然站了起来,找到一把扫帚,走到小战士身边,与他一起打扫车厢。傅华的举动让小战士感到无比温暖和感动,他紧紧地抓住傅华的手,激动地说:“谢谢您!是您在我无助、恐惧、孤立的时候,挺身而出支持我学雷锋、做好事。”小战士询问傅华的名字,傅华只是简单地回答:“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傅华的行为不仅给予了小战士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也让周围的乘客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力量。面对傅华的正义之举,那两位时髦女郎也感到羞愧,无地自容。傅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做好事永远是值得赞扬和推崇的行为。


退休前,傅华在乘坐客车到前郭办事的途中,也展现出了他的高尚品质。上车时,他看到一位坐轮椅的大嫂行动不便,便主动上前帮忙,将大嫂背上车。到达目的地后,大嫂体弱多病的丈夫在其他乘客的帮助下把轮椅抬了下来,傅华又再次背起大嫂,小心翼翼地从客车上下来,并将她轻轻地放到轮椅上。这一幕感人的情景,被傅华的一位熟人看到了,熟人激动地说:“改革开放了这么些年,人们都向钱看,而你傅华没有变,还是过去的那个傅华。你才是名副其实的‘活雷锋’。”傅华的善举,不仅帮助了大嫂解决了实际困难,也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傅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真谛,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


几年前,在郭旗街广场斜对过的一个胡同里,傅华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盲人拄着拐棍在道口处等出租车。然而,过去几辆空车都没有停下来。傅华见状,主动上前帮助盲人打车。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一辆空车停了下来。但当司机看到是盲人要坐车时,又想离开。傅华急忙告诉司机:“不是我坐车,是这位老人要坐,到万顺堂药店去买药,这10元你拿着,剩余的5元钱你不用找给我,车到万顺堂药店后,请你把他搀扶到药店里,拜托了。”说完,傅华将盲人搀扶上车,直到车开走才放心地离开。傅华的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照顾,他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和善意,让盲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


图片11.png

傅华在前郭县郭旗街广场留影  冬冬拍摄


傅华的事迹告诉我们,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成为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让我们以傅华为榜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待续 )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