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各界人士眼中的傅华: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三】(二十五)时间:2025-04-04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坚持和纯粹的信念,成为照亮他人的灯塔。傅华,便是这样一位在社会各界人士眼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以六十余载如一日的执着,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成为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者,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和敬重。 “您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青年志愿者李艳秋 佚名拍摄 2023年7月16日,青年志愿者李艳秋说:“傅老师您好,刚才看您发的吉林好人榜这个视频,我落泪了。在您身上我似乎又学习了很多,一个平凡的人做出来不平凡的事,雷锋就是如此,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在这个物质利益的世界,太多的人丢掉本心。社会需要您这样的人来唤醒这个世界。您的这种心态真的活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照亮别人。您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青年志愿者李艳秋,在看到傅华分享的吉林好人榜视频时不禁落泪。在她眼中,傅华是在物质利益至上的世界里坚守本心的典范。在这个快节奏且充满诱惑的时代,许多人在追逐物质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而傅华却如同一股清流,坚持着平凡人不平凡的善举。李艳秋将傅华比作太阳,他发光发热,照亮他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她。傅华的行为让她明白,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能通过点滴善举影响他人,改变社会。李艳秋从傅华身上汲取力量,立志以他为榜样,投身公益事业,服务社会,这正是傅华精神感染力的体现。他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让他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奉献的价值,也为社会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青春力量。 傅华“执着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怀感人至深” 在内蒙古草原傅华与大学同学、好友张铁成合影留念 佚名拍摄 2023年8月18日,大学同学张铁成说:“傅华同学在学雷锋活动中取得了巨大成就,60年如一日严于律己,助人为乐,以惊人的毅力书写了360万字的日记。这种执着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怀感人至深!为傅华同学点赞!”大安市人民法院退休干部张铁成,作为傅华的大学同学和好友,对他的了解更为深刻。他见证了傅华六十年来在学雷锋活动中的坚守与成就。傅华严于律己、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惊人毅力书写的360万字日记,是他高尚情怀的真实写照。这一本本日记,记录的不仅仅是生活的琐碎,更是傅华对雷锋精神不懈追求的历程。在漫长的岁月里,傅华始终保持初心,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他的坚持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信仰。张铁成的点赞,代表了同学和朋友对他的深深敬意,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傅华持之以恒践行雷锋精神背后的艰辛与执着。 傅华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全军“学雷锋模范”张子祥,同样对傅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张子祥自身便是雷锋精神的杰出践行者,他深知在这条人生道路上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付出的艰辛努力。他赠予傅华的寄语:“搞教学育桃李无怨无悔为祖国强盛,写日记敬事业有苦有乐谋民族复兴。大爱人生。”短短几句话,高度概括了傅华的人生追求。傅华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培育无数桃李,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通过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与奉献,展现了对事业的敬重和对民族复兴的担当。 全军“学雷锋模范”、全国“学雷锋标兵”张子祥同志 张子祥提供 张子祥与傅华虽身处不同领域,但对雷锋精神的共同信仰让他们惺惺相惜。张子祥的认可,不仅是对傅华个人的肯定,更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对雷锋精神传承者的鼓励,激励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以傅华和张子祥为榜样,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傅华的“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尤为珍贵 2024年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长、红色基因杰出传承者康殿英在《千篇红色日记》一书“前言”中对傅华做出这样的评价:“傅华百篇红色日记,从70年代初至今,讲述了作者以雷锋为榜样,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的真实生活。他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借鉴,是无愧于“东北草原活雷锋”的称号。当今需要这样的雷锋精神,需要榜样的号召,在日记中不仅看到传承雷锋精神,更应引起大家在传承雷锋精神的时代要求下,要知行合一。”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长、红色基因杰出传承者康殿英 康殿英馆长提供 傅华的百篇红色日记,是一部真实的雷锋精神践行史。康殿英认为,傅华的“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尤为珍贵。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面临着各种价值观的冲击,而傅华的事迹提醒着人们,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康殿英强调,不仅要在日记中看到雷锋精神的传承,更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傅华的日记成为了传承雷锋精神的生动教材,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 “傅华几乎用一生时间践行雷锋精神” 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繁荣街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秀云 马秀云提供 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马秀云,对傅华的事迹和精神有着深刻的感悟。她指出,“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傅华几乎用一生时间践行雷锋精神,这种坚持令人动容。他的事迹和精神震撼人心,成为人们身边实实在在的雷锋。”马秀云希望“傅华的事迹能够传遍祖国大地,让雷锋精神永远滋养中华儿女。在青少年教育和社会道德建设方面,傅华的故事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他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标杆,激励着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不忘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奉献的社会环境。” 傅华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成为了连接不同群体的精神纽带。从青年志愿者到退休干部,从全军学雷锋模范、红色基因杰出传承者到劳动模范,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都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不仅体现了傅华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价值,更反映出社会对雷锋精神的普遍认同和深切渴望。在傅华身上,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力量,他的故事激发了社会各界对真善美的追求,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当今社会,雷锋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层面的追求有时会被忽视。傅华以他的实际行动,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不能忘记精神的富足。他的奉献精神、坚持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教育领域,他的事迹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在社区建设中,他的精神可以促进邻里互助,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在工作岗位上,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可以成为员工的榜样,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展望未来,傅华的故事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精神如同火炬,在社会各界传递,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善良和奉献之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雷锋精神的内涵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傅华用实际行动所展现出的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持之以恒等,将永远不会过时。(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